USP47与SMURF2介导的SATB1泛素化调控结肠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h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直肠癌是全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在恶性肿瘤中排第三位,是癌症死亡的一大主要原因。随着人们饮食生活水平的提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特别是在我国肿瘤患者中,男性和女性的结直肠癌发病率分别居于第四位和第五位。近年来,尽管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在调节各种局部肿瘤方面取得了进展,但结直肠癌的复发和肿瘤转移的出现仍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阐明结直肠癌发生和转移的潜在分子机制就显得至关重要。
  特异性AT富集序列结合蛋白1基因位于染色体3p23上,全长763个氨基酸。SATB1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研究证明SATB1在结肠癌和乳腺癌等癌症中高表达并发挥重要作用。SATB1在乳腺癌中能同时改变上千个基因的表达,上调促癌基因,下调抑癌基因,促进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SATB1参与基因表达的负调控,SATB1与MAR结合形成网架结构的复合体,锚定于其环基底部,参与染色体重塑和组蛋白去泛素化酶的“着陆”,进而调控基因表达。SATB1参与T细胞发育,协调T细胞发育各个阶段的基因正常有序的表达,SATB1通过组蛋白去泛素化酶等改变某些结构域的结构,影响转录因子进入染色体,影响T细胞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是细胞内重要的蛋白质运转系统,参与调控蛋白降解过程。在该过程中,底物蛋白发生多聚泛素化,进入蛋白酶体降解,控制多种细胞活动,包括:基因转录及翻译、细胞凋亡、免疫反应、肿瘤生长及转移、自噬等。该过程是一个受机体严格调控的可逆过程,其中两个关键酶:泛素连接酶和去泛素化酶在其中发挥主要作用。
  在这里,我们首次找到了参与可逆性调控SATB1蛋白泛素化的去泛素化酶USP47和E3泛素连接酶SMURF2,并通过敲除或过表达研究了它们参与调控结肠癌细胞生长和转移的作用。主要的研究结果和内容如下所列:
  1.USP47调节SATB1的稳定促进结肠癌细胞生长和转移
  DUB文库筛选、外内源蛋白-蛋白互作分析发现去泛素化酶USP47与SATB1存在特异性相互作用。在293T细胞中,过表达USP47特异性降低SATB1蛋白的泛素化水平。在结肠癌细胞HCT116中,敲除USP47增强SATB1蛋白的泛素化。在293T和HCT116细胞中,过表达USP47显著延长SATB1蛋白的半衰期。然而在HCT116中,敲除USP47则大大缩短SATB1蛋白的半衰期,且在敲除USP47的HCT116细胞中加入MG132后,SATB1蛋白的半衰期又呈现延长。在HCT116和DLD1细胞中,敲除USP47显著抑制细胞生长和转移,而过表达USP47明显促进细胞生长和转移。且USP47通过调控SATB1影响结肠癌细胞生长、迁移和侵袭。在结肠癌细胞HCT116中,敲除USP47显著抑制皮下肿瘤生长。蛋白质组学分析显示,敲除USP47显著影响多个结肠癌细胞生长和肿瘤转移相关基因表达谱。
  2.SMURF2介导的SATB1降解调控结肠癌细胞生长和转移
  外内源蛋白-蛋白互作分析发现E3泛素连接酶SMURF2与SATB1存在相互作用。在293T细胞中,过表达SMURF2显著提高SATB1蛋白的泛素化水平。在293T和HCT116细胞中,过表达SMURF2显著缩短SATB1蛋白的半衰期。然而在HCT116中,敲减SMURF2则显著延长SATB1蛋白的半衰期。在HCT116细胞中,敲除SMURF2显著促进细胞生长和转移,而过表达SMURF2明显抑制细胞生长和转移。且SMURF2通过调控SATB1影响结肠癌细胞生长、迁移和侵袭。在结肠癌细胞HCT116中,敲除SMURF2显著促进皮下肿瘤生长。
  3.USP47负调控SMURF2影响结肠癌细胞对5-FU耐受
  在HCT116细胞中,敲除USP47后,SMURF2表达显著增加,而过表达USP47后,SMURF2表达显著降低。在HCT116细胞中,敲除SMURF2后,USP47蛋白表达不受影响。临床结直肠癌样本中,发现USP47与SMURF2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关系。抗癌药物5-氟尿嘧啶抑制USP47表达,在结肠癌细胞HCT116中敲除USP47后,细胞对凋亡敏感性增强。
  目前大量证据表明,SATB1在乳腺癌、结肠癌等多种癌症中高表达,在肿瘤的发生、转移和侵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考虑到我们发现的USP47、SMURF2介导SATB1的稳定性参与调控结肠癌细胞生长、转移、侵袭和肿瘤形成的作用,选择性地抑制USP47/SATB1将为临床结肠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标和策略。
其他文献
引言近年来,我国养猪业迅猛发展,但随着生猪的流动和引种工作的频繁,疫病形势目趋复杂,但基于养殖环节上的监测预警在现实操作及应用上几无可行性。本研究对采自13个屠宰场1224份淋巴结、1194份扁桃体进行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
随着纪检监察系统各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纪检监察干部人数增长速度非常快。而且在对干部进行了选择的时候,无论是学历还是自身的综合素养都具有较大的差别,所以如何让纪检监干干部队伍建设规划更为合理和完善,所需要考虑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都非常的多,其中,如何对他们的年度工作进行考核评价,是管理这支庞大队伍的关键,也是检验纪检监察机关正确履职的关键。在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中,区级纪检监察干部占了绝大部分,直接承
蒙古族早期的游牧生活,创造了丰富的游牧文化。本文以兴安盟科右中旗地区为田野点,该地区位于内蒙古东北部,是内蒙古地区最早开始农耕生活的蒙古族地区,也是少数民族地区中蒙古族人口占比最高的少数民族聚居旗,不仅仅保留着相对来说比较完整的传统物质生活文化,也在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该地区的蒙古族文化比较具有典型性。  本文主要运用了民俗学的理论和相关的研究方法,以田野调查为主,选择了牧民、半
学位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及其在社会生活领域的强力渗透,一种崭新而富有特色的民主形式——网络民主应运而生。网络民主在提升公民民主权利、推进社会民主政治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产生了网络多数暴政现象。因此,在全球化、网络化和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治理和规避网络多数暴政现象,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网络政治参与环境,就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与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以网络民主为研究视角,围绕网络多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当下中国的一项现实而艰巨的课题,能否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顺利实现,则直接关系到中国政治与社会稳定发展的大局。因此,这也就要求必须探寻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路径。本文基于政治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国家权力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联以及政治体制与社会繁荣的密切逻辑,而从中国参与式民主发展的视角来研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本文的研究改变了单纯研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或“参与式民主”的传统套路,而是
学位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的政治体系和公民政治生活。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的概念取代了互联网。它的外延包括互联网和一些符合网络定义的新方式。这种外延的拓宽加深了网络对政治的影响。网络民意在此基础上蓬勃发展,迅速吸引了公民及政府的注意,并引发了学者的讨论,从而促进了“电子民主”这一概念的产生。然而,当前的文献中仍然以新闻性的描述和非专业人士的介绍性文章为多。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发展,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处于加速时期,社会也正处于转型时期。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产物,农民工市民化对于我国城市化进程,还有我国未来社会转型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农民工在融入城市生活过程中却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国家制度壁垒制造的二元社会结构从根本上阻碍了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适应,城市市民群体对农民工的歧视和偏见更进一步导致了农民工对城市的恐惧,加上农民工自身
水稻维系着世界上半数人口的生存,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占作物产量的40%。稻瘟病是目前分布最广泛、为害最严重的植物真菌病害之一,为水稻病害之首。现阶段农业生产中对稻瘟病的防治主要采用化学农药。公主岭霉素是农用链霉菌农抗"769"的代谢产物,对包括水稻稻瘟病菌在内的多种植物病害的病原菌具有较高的拮抗作用,对多种植物病害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同时,该菌可通过诱导水稻植株防御酶系活性的变化而增强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requirement of "Algorithm Design and Analysis" course, we discuss the educational technologies for this course based on our teaching practice. Starting from th
蝮蛇,为现已知的少数有红外成像能力的类群之一。通过独立的神经传导通路,眼睛和颊窝得到的视觉和红外信息分别传递至对侧中脑顶盖区域的视觉和红外感受神经元,以及双模神经元(即受视觉和红外两种信号交互影响的神经元)。对此,本研究以短尾蝮Gloydius brevicaudus为实验对象,通过遮蔽其成像感官后的捕食行为表现,分析视觉和红外信息在其中脑部分的交互作用机制。屏蔽感官具体分为:(1)无遮蔽(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