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搅拌工艺是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制药、乳制品生产等行业,目前,工业搅拌控制系统多工作于网络环境。为保证搅拌质量,系统尽可能按设定参数进行工作;为达到批量生产,通常需要多台搅拌系统协调运行。但系统网络时间延迟等不确定因素的存在既不利于单搅拌系统的控制效果,也不利于实现多搅拌系统的协调与跟随。因此,需要对网络环境下的搅拌控制系统时延问题进行处理。本文在实验室环境下模拟工业生产中的实际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搅拌工艺是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制药、乳制品生产等行业,目前,工业搅拌控制系统多工作于网络环境。为保证搅拌质量,系统尽可能按设定参数进行工作;为达到批量生产,通常需要多台搅拌系统协调运行。但系统网络时间延迟等不确定因素的存在既不利于单搅拌系统的控制效果,也不利于实现多搅拌系统的协调与跟随。因此,需要对网络环境下的搅拌控制系统时延问题进行处理。本文在实验室环境下模拟工业生产中的实际搅拌流程,搭建了 PROFINET网络环境下搅拌控制系统的实验平台,通过对平台PROFINET网络环境的时间延迟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最终实现多搅拌系统的转速快速跟随给定以及多系统的转速跟随控制。本文在研究时延问题的过程中,针对网络环境下搅拌系统时间延迟的不确定性和被控对象模型的不准确性,首先基于模糊控制和Smith预估补偿器,设计了改进型Smith预估补偿器,通过对Smith预估器开环系数的在线调整,减少传统预估器对模型预估准确的依赖性;为减小预估器对随机时延固定化处理带来的影响,本文将改进型Smith预估器和模糊PI控制器结合,设计了改进型模糊史密斯控制器,实现了对系统随机时延的补偿。通过仿真实验,将不同控制器的控制效果进行对比,其仿真结果表明在对进行单系统控制时,改进型模糊控制器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小时延对系统带来的不良影响;并且能有效实现多系统的转速跟随控制现。本文最后在搭建的系统平台编写、运行了相关控制程序,系统运行结果表明:单搅拌机控制系统的搅拌转速能够快速跟随给定;多搅拌控制系统间能够实现转速快速跟随,仿真结果和实际系统运行结果验证了本文所设计的控制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其他文献
语音识别是模式识别和应用数学的交叉热点课题,端到端的语音识别系统在连续语音识别领域越来越受关注。如何构建更有效的序列到序列直接转换的模型,成为语音识别研究的前沿问题。目前,端到端的实现主要基于连接时间分类CTC(Connectionist Temporal Classification)的方法或者基于注意力机制(Attention Mechanism)。本文主要针对其中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编码-解码模
作为非线性系统中比较特殊的一类,多项式系统广泛存在于航空、医疗、电子等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对多项式系统的研究,可以为大部分非线性系统的研究作为铺垫,因此对于多项式系统可控性、可观测性、可达性等基本特性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将代数研究方法应用于系统理论的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广泛关注,对于多项式系统可观测性、可达性的研究逐渐发展起来。通过平方和方法等数值计算方法对于多项式系统的研究相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对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并且越来越多的新型领域都在使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毫无疑问,在未来,电机及其控制系统会和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它必定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由于永磁同步电机具有功率密度高,运行效率好,体积小等优点,所以它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策略以矢量控制最受人们欢迎,但为获得较高的调速性能,必须安装传感器来获得转子转速与位置。这不仅增加了系统的
基于量子力学的量子密钥分发在理论上是无条件安全的。目前,量子密钥分发主要包括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两种技术手段。离散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的普及受限于单光子检测和制备的较大难度。由于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可以与当前的光纤通信网络基础设施融合,因而在实际的使用场景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主要以离散调制形式的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为基础研究点来进行展开,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了以下的两个方面:1.在离散调制协议的安全性分
与传统的传感器相比,微纳传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耐用性好、价格低廉、性能稳定等突出的优点,加之其极小的质量、极高的共振频率和品质因子(Q值),它们作为超灵敏的传感器被广泛地应用于多个科学技术领域。为了获得精确的共振频率测量结果,需要测其在真空环境下的频率。然而,微纳传感器很多时候需要工作在流体或气体环境中。当传感器沉浸在流体(液体或气体)环境中时,传感器的振动受到阻尼的影响,能量耗散增大
随着我国制造加工业的飞速发展,机械产品零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了,数控机床的加工质量直接影响着我国制造加工业的发展速度。主轴系统作为数控机床的执行件,直接或间接带动工件或刀具参与切削运动。因此,主轴系统的可靠性直接影响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对主轴系统进行可靠性建模及可靠性分析尤为重要。本论文主要以数控机床主轴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建立系统可靠性模型,并进行可靠性分析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脊髓损伤(SCI)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平面以下脊髓功能障碍,包括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功能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给患者及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痛苦和沉重负担,而现有医疗条件不能完全治愈SCI。随着近年来干细胞技术的兴起和再生医学的发展,干细胞移植成为治疗SCI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新希望。脊髓损伤后,在损伤部位以下的GABA神经元的大量死亡,导致GABA信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