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山魁夷是日本绘画的创新者与开拓者。他的晚年热衷于中日文化交流,多次以日本文化界的代表身份访华。东山在绘制日本奈良的唐昭提寺壁画时,有个强烈的愿望,就是要把中国的风景绘制进去,因此他于1976年来到中国,进行大量的写生创作,在此期间他以桂林、扬州、黄山的风景作为中国风景的代表,创作了大量水墨风格的巨作,这一时期的作品是作者文学艺术素养与人生经验的完美总结。通过分析、对比,研究东山晚期绘画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其绘画风格由早期华丽幽玄格的格调逐步走向了冲淡、自然、含蓄、素雅的境界。 本文从东山魁夷的晚期绘画作品的造型要素与岩彩画的绘画技法、材料特性入手,研究东山魁夷晚期绘画作品的风格特征、以及时代因素和个人因素对形成这种画风的影响,东山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水墨画的世界,心象风景是如何诞生,也是本文论述的关键。综上所述,在当下自己的岩彩画创作中以“东山魁夷在日本岩彩画创作领域中的优秀成果”为指导,来思考如何将传统的绘制手法和东方的审美意蕴相结合,获取当代创作的思维方式,进而得到自己的“图式语言”,也是文章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