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7)》)拟于2018年秋季正式实施,其相较于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实验)》)在函数的内容设置上发生了一些改变,这些改变对于教科书的编写、教师教学以及教学评价都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本文研究的总问题是《标准(2017)》相较于《标准(实验)》函数内容设置上发生了哪些变化?又可分为三个小问题具体阐述,《标准(2017)》相较于《标准(实验)》函数内容结构上发生了哪些变化?《标准(2017)》相较于《标准(实验)》函数内容要求上发生了哪些变化?《标准(2017)》相较于《标准(实验)》函数内容难度上发生了哪些变化?为此,本文利用文献法、文本分析法与比较研究法,对函数内容结构与内容要求的变化进行定性分析,将《标准(2017)》与《标准(实验)》的总体结构、函数内容结构、函数内容要求以表格形式罗列并进一步进行比较研究,同时引入课程难度数学模型公式对函数内容难度进行定量研究。通过以上比较研究发现,在函数内容结构上:《标准(2017)》文本结构与课程结构进一步优化,布局更加合理;《标准(2017)》函数知识以主线形式呈现,贯穿课程内容始终。在函数内容要求上:《标准(2017)》“过程性”知识增加,“运算性”知识减少;《标准(2017)》加强了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在函数内容难度上:《标准(2017)》必修内容难度减小、非必修内容难度增大,总体内容难度持平。根据以上变化笔者在教科书的编写、教师教学以及考试评价方面提出了如下建议。1.在教材的编写方面:(1)按照主线的形式进行编写,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内容;(2)把握数学本质,将数学史融入教材当中;(3)合理设置教材的难度,整体设计例习题。2.在教师教学方面:(1)树立整体备课意识,把握核心素养的整体性和阶段性;(2)教、学并重,让学生学会学习数学核心素养;(3)注重教学工具的使用,打造生动活泼的课堂。3.在考试评价方面:(1)评价形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2)重视核心素养,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