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用、企业成长与金融支持——基于长三角非上市企业的实证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mi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融资是企业成长面临的主要约束之一。信贷市场上,由于信息不对称,企业能否获取金融支持主要取决于企业发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概率,即企业的信用水平。   本文通过大量而具体的文献工作,发现已有文献分别沿着金融支持与企业成长、企业信用与企业成长两个方向展开研究。然而,企业信用与金融支持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本文拟将金融支持、企业信用同时纳入到企业成长的分析框架中。本文首先构建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金融机构向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的基本逻辑,之后引入不对称信息,将基本模型扩展为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研究企业信用、金融支持与企业成长的内生性关系。在实证部分,本文基于长三角地区2003-2007年持续经营的非上市企业数据,设定企业成长对企业信用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   (1)企业信用对企业成长具有正向促进的作用。企业基于其良好的信用发出信号,表明企业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概率小,到期向金融机构履行还款义务的可能性大。企业需要付出较高的成本以维持其良好的信用形象,因而,该信号有效。金融机构接收并选择相信这个信号,向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2)金融机构在提供金融支持时存在规模歧视和所有制歧视。与小企业相比,大企业经营管理成熟,盈利能力稳定,可用于抵押的资产价值高。金融机构基于微观成本的考虑,在信贷配给中更倾向于大企业。国有控股银行向国有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是其规避信贷风险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国有控股企业在申请金融支持的过程中具有天然的优势。   (3)信息共享对信贷市场具有正的效应。实现信息共享,有助于改善金融机构信息劣势的状态,降低金融机构向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同时解决了金融机构信贷资金过剩以及企业获取金融支持难的问题。   (4)不同性质的企业,其信用对成长的促进程度不同。国有企业的信用对其成长的促进程度最弱,民营企业的信用对其成长的促进程度最强。企业规模对企业信用之于企业成长的促进程度具有正向效应。企业规模越大,其信用促进成长的作用越明显。  
其他文献
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退化、自然灾害频发等一系列后果直接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温室气体排放是导致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在全球气候变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年均增幅基本保持在近10%以上。经济的飞速发展不仅从总体上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收入和改善生活水平,而且推进了社会福利的增长。但是
提出一种针对胎侧径向长度和胎体宽度比值(扁平比)接近1的重载子午轮胎的面内中低频试验模态分析、动力学建模和参数辨识方法.针对重载轮胎扁平比大的特点,开展柔性胎体与周
在区域竞争的背景下,城市集群的合作与发展直接影响了国家未来的经济与政治格局。城市群中各城市的分工合作形成了优势互补,按照中心-外围理论,中心城市的主导产业应当为金融、
近些年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房地产价格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房地产价格的波动不仅影响宏观经济的稳定性,其蕴藏的风险甚至可以引发金融危机。美国房贷危机导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