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饲料铅作为水产养殖生产中铅污染的重要来源,不仅会导致水产动物发生铅中毒,而且还能够通过食物链损害人类健康。本试验以罗非鱼为试验对象,探讨不同水平饲料铅在罗非鱼体内的残留及其对罗非鱼的毒性作用,并对应用以上残留量指标及毒性效应指标作为监测饲料铅污染的早期预警指示物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与此同时,应用硅酸盐纳米级微球(Layer silicate nanoparticle, LSN)吸附饲料中的铅,并从罗非鱼组织中铅残留及多项毒性效应指标的变化探讨LSN的驱铅效果,为LSN作为驱铅产品在实际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饲料铅在罗非鱼体内的残留及其对罗非鱼的毒性作用选择个体初重为32.17±0.34g罗非鱼48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试验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基础日粮添加100μg/g铅(100μg Pb/g暴露组),基础日粮添加400 gg/g铅(400μg Pb/g暴露组),基础日粮添加800μg/g铅(800μg Pb/g暴露组)。试验预试期为21d,正试期为60d,分别于第15d、30d、45d和60d取样,并进行相关指标测定。通过本试验发现:随着铅暴露剂量的增加及暴露时间的延长,罗非鱼体内肠、肾脏(中肾)、骨、胃、肝脏、鳃、脾脏、精巢、肉(背肌)和脑中铅残留量均呈上升趋势;铅在罗非鱼体内的蓄积分布具有不同的组织亲和性,在不同组织中的残留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肠>肾脏(中肾)>骨>胃>肝脏>鳃>脾脏>精巢>肉(背肌)>脑。以上研究结果揭示:肾脏和骨等铅残留量高的组织能够敏感地反映环境中铅胁迫情况,而胃、肠组织中铅残留量不仅可以作为饲料铅污染还可作为天然食料铅污染的监测指标。随着饲料铅暴露剂量的增加,罗非鱼肾脏、骨、肝脏、脾脏和精巢中锌、铁、铜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在不同的被测组织中,锌、铁、铜含量下降幅度不同;罗非鱼肝脏、肾脏中MDA含量呈上升趋势,而T-AOC及GSH水平呈下降趋势。另外,罗非鱼肝脏、肾脏中GSH-Px及SOD活性呈相反的变化趋势:肝脏中GSH-Px和SOD活性被铅诱导升高,而肾脏中GSH-Px和SOD活性呈抑制性下降;罗非鱼肝脏、肾脏中AP、Na, K-ATPase和Ca, Mg-ATPase活性均呈下降趋势。罗非鱼肝脏中ALT、AST和LDH活性呈上升趋势,而肾脏中ALT、AST和LDH活性呈下降趋势;罗非鱼肝脏、肠和胃中淀粉酶、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罗非鱼血清中T3和T4水平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罗非鱼相比,铅暴露组罗非鱼血细胞彗尾DNA含量、彗尾长、尾距、Olive尾距显著升高,且各指标均呈剂量-效应关系;与对照组相比,铅暴露组罗非鱼肝脏、肾脏和脾脏显微结构呈现病理变化,并且随着铅暴露剂量的增加,病理损伤逐渐加剧。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饲料铅对罗非鱼具有多种毒性效应,并且以上毒性效应指标的变化与铅污染水平间具有剂量-效应关系,协同使用以上多个指标非特异性地指示铅污染情况具有一定的可行性。2硅酸盐纳米级微球减轻饲料铅毒害影响的研究选择个体初重为32.244±0.38g罗非鱼24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试验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基础日粮添加0.5%LSN(LSN组),基础日粮添加100μg/g铅和0.5%LSN (Pb+LSN组),基础日粮添加100μg/g铅(Pb组)。饲养试验结束后,处死试验鱼并进行取样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罗非鱼相比,基础日粮中添加LSN后罗非鱼肠、肾脏、骨、胃和脾脏中铅残留量显著下降(P<0.05)。与Pb组罗非鱼相比,Pb+LSN组罗非鱼肠、肾脏、骨、胃、肝脏、鳃、脾脏、背肌、精巢和脑中铅的残留量均显著下降(P<0.05);LSN组罗非鱼肾脏、骨、肝脏、脾脏和精巢中锌、铁和铜的含量与对照组罗非鱼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与Pb组罗非鱼相比,LSN+Pb组罗非鱼被测组织中锌、铁和铜的含量升高(P>0.05);LSN组罗非鱼肾脏中MDA含量、T-AOC水平、GSH含量、GSH-Px和SOD活性与对照组罗非鱼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与Pb组罗非鱼相比,LSN+Pb组罗非鱼肾脏中MDA含量下降(P>0.05),GSH含量、GSH-Px和SOD活性升高(P>0.05),T-AOC水平显著升高(P<0.05);LSN组罗非鱼血细胞彗尾DNA含量、彗尾长、尾距、Olive尾距与对照组罗非鱼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与Pb组罗非鱼相比,LSN+Pb组罗非鱼血细胞彗尾DNA含量、彗尾长、尾距、Olive尾距均显著降低(P<0.05);LSN组罗非鱼肾脏中ALT、AST、AP、LDH、Na, K-ATPase、Ca, Mg-ATPase活性与对照组罗非鱼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与Pb组罗非鱼相比,LSN+Pb组罗非鱼肾脏中ALT、AST、AP、LDH、Na, K-ATPase、Ca, Mg-ATPase活性升高(P>0.05);LSN组罗非鱼肝脏中淀粉酶、胰蛋白酶与脂肪酶活性与对照组罗非鱼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与Pb组罗非鱼相比,LSN+Pb组罗非鱼肝脏中淀粉酶、胰蛋白酶与脂肪酶活性升高(P>0.05)。以上试验结果揭示:LSN能够有效吸附饲料中的铅,减少罗非鱼体内铅的残留量,降低铅致罗非鱼的毒害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