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脓杆菌外膜蛋白与耐药性关系及其基因的克隆与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hdb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立了简易可行的测定绿脓杆菌对药物外膜通透性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对临床分离的耐β—内酰胺抗生素(至少耐一种β—内酰胺抗生素)的绿脓杆菌测定了对头孢唑啉及泰能的外膜通透性。通过对绿脓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诱变,采用泰能浓度梯度平皿筛选与液体筛选相结合得到泰能耐药菌株715/R1、715/R2,对其测定了对泰能的外膜通透性,并对其膜蛋白进行了SDS-PAGE分析,表明其耐药性与外膜蛋白缺失引起的外膜通透率降低有一定相关性。进一步利用PCR技术克隆了该外膜蛋白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成功地得到表达;该基因可使泰能耐药菌株恢复敏感性。利用原株与诱变株为指示菌,建立了以绿脓杆菌外膜通透性为靶点的微生物来源的抗菌物质筛选方法。 根据单位菌体在一定时间内吸收抗生素的量,测定耐药菌株的外膜通透性。抗生素的定量测定采用杯碟法。首先制作所测抗生素的生物检定标准曲线,由抑菌圈直经可从标准曲线上计算出相应抗生素的量,以细菌细胞对抗生素的吸收率代表通透率。根据所建立方法我们对临床分离的101株绿脓杆菌测定了对头孢唑啉的外膜通透性;对其中32株测定了对泰能的外膜通透性;并利用对药物较为敏感的10株大肠杆菌和标准菌株检验了该方法的准确性。与此同时还测定了这些菌株对以上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及产β—内酰胺酶的情况。 为进一步探讨绿脓杆菌耐药性与外膜通透性关系,通过对绿脓杆菌临床分离株715号采用紫外线与NTG固体平板诱变复合处理,采用泰能浓度梯度平皿筛选与液体筛选相结合得到泰能耐药株715/R1、715/R2、715/R3(对泰能MIC分别为64、64、16μg/ml)连续传代多次其耐药性保持稳定;对715/R1、715/R2测定了对泰能的外膜通透性,由原泰能敏感菌株715号的100%分别降为36.54%与30.13%。膜蛋白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715/R1、715/R2与715号原株相比,明显缺少MW约45~49kD的一条带,该条带在715/R3中仍存在,不过其含量要远远低于原株。经内、外膜蛋白分别进行SDS-PAGE检测,结果表明:715号原株经诱变后所得耐药菌株中缺失或减少的膜蛋白确实存在于外膜中,且该外膜蛋白在37℃保温10min后在该位置消失,表明该蛋白与泰能的渗入有关,提示该外膜蛋白为OprD2。 以绿脓杆菌标准菌株PAO1总DNA为模板,通过PCR技术扩增了大
其他文献
信访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是政策和法律反馈的通道,反映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意识。目前尚存在种种不足之处,需要用法律来加以强化。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Co盐催化剂研发课题组近年来开展了用废弃食用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将废弃食用油去杂质、脱水,进行预处理,然后加入无水乙醇作为萃取剂脱酸,再加
对于生物法制备琥珀酸的微生物发酵体系,利用Alltech反相Prevail C18色谱柱,以25 mmol/L磷酸二氢钾(pH 2.5)作为流动相,在流速1 mL/min时,于210 nm处紫外检测器检测,能将发酵
当前,环境和资源问题已成为遏制珠三角制造业发展的瓶颈。企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供应链问题上,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谋求企业利益和环境利益双赢。阐述了绿色供应链的内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贵阳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溶洞发育,给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和施工带来极大的困难。结合一栋正在建设、总高度370 m的超高层建筑项目,重点介绍其岩溶地基处理的设计和施
研究了蓝色梨头霉菌丝球形态与产率的关系:摇床转速为170r/min、pH值为6.5、底物添加量为0.1%、单位体积孢子数为1×110 7个/mL、(NH4)2SO4质量分数为0.9%~1.8%、采用回转
对烟道气培养产烃葡萄藻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重点考察了SO2和NOx的水溶形态对葡萄藻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硫酸氢盐浓度低于0.8 mmol/L时,对葡萄藻生长没有明显抑制作用,可以提
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往的信息处理和决策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网络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办公自动化提供了重要支持,能够在改变传统手工办公方式的基础
前言 干细胞是指具有无限或较长期的自我更新能力,并能产生至少一种高度分化子代细胞的细胞。按照组织发生学来源,可将干细胞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近年来对成体干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