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学前教育课程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9次 | 上传用户:qq3104740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我国的学前教育拥有悠久的历史,但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学前教育课程研究的历史并不长。自1840年起,帝国主义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社会的性质由完全的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动,思想文化领域的波动,推动了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19世纪60年代随着洋务运动及维新运动的展开,近代新式学校在我国应运而生,1903年我国建立第一个官办的幼稚园。1904年癸卯学制正式实施,按这个学制规定,学前教育实行蒙养院制度。从此,我国的学前教育开始摆脱家庭教育的基本形式,在社会化的学前教育机构中设置了专门的学前教育课程,为我国学前教育课程开启了新篇章。本研究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分五部分对清末民初学前教育课程产生的原因、设置情况、实施现状、特点及对当今学前教育发展的启示进行分析、研究、论述。第一部分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及社会思想文化的影响两方面因素入手,清晰而全面地分析清末民初学前教育课程产生的原因。第二部分从清末学前教育课程的初创及民初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两个阶段来研究学前教育课程的目标、科目及教学方法,展示学前教育课程实施的现状。第三部分以史实为依据,重点阐述湖北武昌蒙养院、湖南蒙养院、严氏蒙养院及湖州民德婴儿园这四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幼稚园课程的实施情况。第四部分以前文的分析论述为基础,从指导思想、教学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着手,剖析清末民初学前教育课程的特点。第五部分以史为鉴,结合当今现实阐述清末民初学前教育课程对当今学前课程改革的启示。为解决当今学前教育课程发展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寻求历史依据,提供历史借鉴,期望对我国今后学前教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有所裨益。
其他文献
蓟县北部山区核桃树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生产上多采用的实生繁殖法,品种退化变异大、良莠不齐,造成了核桃品质差,经济效益低的不良现状,为加速核桃品种化栽培,实现高产高效。现将核桃绿枝芽接技术介绍如下:    1 实生核桃树接前定形修剪    对于准备嫁接的实生核桃树进行定形修剪,促发新枝,是加速成形提高成活率的关键。具体时间:在核桃采收后至落叶前约10月中下旬或翌年早春发芽前10天左右,根据栽植密
选取34颗紫色—红色系石榴石,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X射线荧光光谱仪、爱色丽分光光度计、Munsell中性灰色背景对样品进行观察与测试。经测试确定了此次实验所选取的
选择41颗铬透辉石,采用爱色丽X-Rite SP62便携式分光测色仪,以D65和A标准光源为测试光源,CWF标准光源为参比光源,对其进行颜色测量,并基于CIE 1976 L*a*b*均匀色空间,将41颗
矛盾态度(ambivalence)指的是个体同时对同一客体有强烈的积极评价和消极评价。矛盾态度的态度-行为的一致性较差,不能很好地根据态度预测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现实消费情境中,当消费者面对多种选项,且不需要立即做出选择时,消费者常常因多种考虑选择稍后做出决策,即出现选择延迟。那么多种产品对比产生的矛盾态度是否会引起消费者的选择延迟?本研究基于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展开了 4个实
本文以内蒙古西北戈壁区的阿拉善红玛瑙为研究对象。通过常规宝石学测试、偏光显微镜观察、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光谱、拉曼光谱以及X射线荧光光谱测试,对14块样品的宝石学
影响设计的因素有主题要素、形式要素和功能要素,平面设计与珠宝设计都是以形式要素为主的设计,形式要素中又包含色彩、材质和工艺等。如何进行珠宝设计、如何将宝石合理地排
从988年基辅罗斯大公接受东正教作为国教开始,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这曲折漫长的一千多年里,俄罗斯的东正教作为俄罗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俄罗斯国家、俄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