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政策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poodl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是一个区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演进过程,是破解当前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矛盾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从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看,推进城镇化,有力地刺激了投资和经济快速增长。从长远来看,四川和全国一样,将有更大的城镇化空间。随着大量的农民成为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带来巨大内需释放,推动经济社会进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从当前新常态下支撑经济稳定增长的角度看,健康有序推进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发挥其带动能力强、上下游产业关联度高、拉动经济作用明显、对经济稳增长支撑大的效应。近年来,四川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城镇化率持续不断提升,对推动经济发展、民生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城镇化建设起步较晚、基础较差,规模结构不合理,城镇功能不完善,管理层次不高问题突显,城乡社会保障、户籍管理、土地管理体制和公共服务存在分割,阻碍了农业人口市民化转移,制约了城镇化发展的进程,离“以人为本、四化同步、布局优化、生态文明和文化传承”的新型城镇化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开展新型城镇化理论研究、实践探讨,已成为我省城镇化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本文从理论层面开展对《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解构和研究,以期从政府规制的视角进一步理解和把握新时期新阶段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律,为全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一定理论支撑。特别是在当前中央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房地产领域“去库存”的大环境大背景下,开展对四川新型城镇化政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论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著作、案例的分析研究,在研究国内外新型城镇化与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国内外城镇化发展中的政策经验借鉴分析,形成了本文的理论指导框架。新的形势下,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各方面的工作,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当务之急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加快创新和改革的步伐,消除一切制约以人为本的城市化观念和制度障碍。通过以解构《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方式,加强政策理论的研究,有助于指导地方政府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实践。
其他文献
被誉为"小儿哮喘专家"的王烈教授,治愈哮喘患儿无数,毕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哮喘的认识有很多创新独到之处,诊治更是得心应手。文章旨在探求王老论治哮喘的学术思想及用药经
采用《"建筑结构抗震性能指标评估"研究计划》(ATC-63)建议的地震波库,对单跨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和双跨框架结构进行逐步增量时程分析(IDA),研究对单跨框架的两种加固方法的
立足新时代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围绕新时代特征、新产业诉求与新工科特色之间的耦合关系和内在逻辑,系统研判新工科的发展脉络、存在问题和未来趋势,提出了新工科与新产业深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人口不断膨胀、城市迅速扩张。为满足市民生活需要及内部系统能够正常运转,新增、兴建市政基础设施必要而紧迫。然而,如污水处理厂、火葬场
为了研究圆钢输电塔架在风荷载作用下的体型系数取值问题,在B类地貌中进行4个塔架模型的天平测力风洞试验,计算塔架在X和Y方向的体型系数,探讨体型系数随风向角的分布特征,并
该文采用问卷调查、测试和访谈三者相结合的方式,对部分非英语专业研究生汉译英过程中出现的句法错误进行调查和统计,描述其中出现的石化现象,并且通过对所得数据的分析,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