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脉动热管作为热管家族中的新成员,被认为是解决微小空间内高热流密度的散热方式中一种很有前途和希望的传热元件。由于脉动热管的内部运行机理涉及多学科,属于多参数的气液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脉动热管作为热管家族中的新成员,被认为是解决微小空间内高热流密度的散热方式中一种很有前途和希望的传热元件。由于脉动热管的内部运行机理涉及多学科,属于多参数的气液两相流系统,因此其运行机理依然不十分清晰。为了研究板式脉动热管的启动特性和传热机理,本文开展了铝板式脉动热管实验。实验研究了在两种不同加热方式(底加热和顶加热)下,一些影响因素对热管启动以及传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充液率和加热功率对板式热管的启动有着很大的影响,不同的充液率所需的启动功率不同。提高加热功率、增大加热面积有助于热管的启动。热管的热阻均随着加热功率的增大而减少,但不同的加热方式所需的最佳充液率不同。在本研究中,底加热的最佳充液率为31.4%,而顶加热的最佳充液率为54.9%。总的来说热管底加热的传热性能要好于顶加热。此外,本文也开展了板式脉动热管可视化实验研究。实验中观察了热管在不同运行阶段时管内工质的振荡特点。实验结果表明,管内工质的流态主要可分为:塞状流、环状流以及塞环并存的混合流。热管在启动阶段以塞状流为主,而在稳定运行阶段则以环状流为主。工质振荡的流型受充液率以及加热功率的影响。最后,本文对脉动热管的传热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采用动量-质量-能量守恒法建立了管内工质振荡的单汽塞-液塞模型和两汽塞-液塞模型,对比分析了两个模型的特点,并通过改变参数分析了初始压力、管径大小等因素对液塞运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两汽塞-液塞模型比单汽塞-液塞模型更加合理,提高管内的初始压力和增大管径都有利于提高液塞的运动幅度,液塞运动幅度的增加提高了热管的换热性能。
其他文献
由于世界正面临着人口爆炸和能源危机,为了节省能源和空间,各种地下建筑迅速发展起来了,然而含湿量对土壤和建筑材料的导热系数影响很大,为准确确定地下建筑的能量消耗,保证
激波与固体颗粒群的相互作用问题是超音速气固两相流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其研究成果在航空航天、医疗卫生、安全防控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所以对于激波与颗粒群相互作
禾谷类种子萌发后期,在糊粉层细胞完成水解酶的合成与分泌之后,糊粉层细胞会自主有序地发生死亡,这种类型的细胞死亡属于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禾谷类种子
在全球普遍面临经济危机、气候变化异常和资源严重短缺的挑战面前,新能源和低碳经济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而核电是目前世界公认的唯一可大规模替代化石燃料的清洁能源,凭借其资
冲击+气膜复合冷却是现代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所采用的典型冷却方式。本文以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内部的冷却结构为研究背景,开展阵列冲击射流+溢流冷却结构流动换热特性的数值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biquitin-proteasome pathway,UPP)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包括激素合成、自交不亲和、感知下游信号传导、植物形态建成、抗病、表观遗传等过程都发挥重要作
银杏内酯B(Ginkgolide B, GB)是银杏保健食品中最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它对心脑血管疾病有显著的预防作用。为深化银杏内酯类产品深度开发,作者所在的工程中心前期合成了GB衍生物PGB(Ginkgolide B prodrug, PGB)并证实其具有较优的脑靶向性。P-糖蛋白(P-glycoprotein, P-gp)的外排能力减弱有利于PGB的脑靶向提高,而PGB、GB对P-gp是否有影响
本文针对目前国际上相变材料余热回收装置PCM传热性能差,不能及时储存和释放工业余热,使相变工业余热回收装置储存和释放双方在时间和强度上存在不匹配的技术瓶颈,研究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