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假体图像处理策略以及编码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jian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视觉是人类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途径,但因为先天原因或后天无法治愈的组织损伤,有数以万计的人遭受着失明的困扰。而随着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以及仿生学等学科的发展,人工视觉假体为盲人恢复视觉功能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即在视觉通路中植入微电极阵列从而诱发盲人的光环视感受。微电极技术的发展使在人体植入电极成为可能,国外的植入案例也证明了人工视觉代替方案的可行性。按照电极植入位置不同,视觉假体又分为视皮层假体、视神经假体以及视网膜假体。但它们的系统构成是相似的,都需要体外图像处理模块完成图像的处理和编码功能,再将信息发送给无线发射模块,经由后者传输至体内,最终电极完成对视觉组织的刺激。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DM642处理芯片的ICETEK-DM642-B板平台,它的高性能DSP芯片可以完成视觉假体的实时图像处理以及编码。接下来探讨了视觉假体光幻视阵列的特征,据此提出应用于视觉假体的实时图像处理策略并提供相应的处理结果。同时,本文参考电极刺激脉冲参数和光幻视点特征之间的关系,根据国外研究小组的人体电极植入实验结果,初步建立了一个模型来实现图像处理结果和最终刺激电流的对应,并按照刺激器要求的格式将输出信息编码,发送给无线发射模块。
其他文献
该文探讨了开发冶金(工艺类)多媒体CAI软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包括教学策略,多种媒体信息的获取和多媒体功能的实现,多种媒体信息之间的相互通信及工程类软件所用到的大量图形
双语脑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问题,第一个关键问题是双语的表征是否具有相同的脑皮层表达区域?基于这一问题,本文对12名被试双语图片命名范式下采集的脑电数据,进行事件相
该系统以DS1302作为系统时钟,以小时为单位,对老人的活动进行监测,一天中共有24个监测时间段,通过设置在卧室、厨房等处的传感器获取老人的活动数据,记录每一个时间段内老人
产品设计的工艺性审查是为了使产品在满足质量和用户要求的前提下,符合工艺性要求,在现有生产条件下能用比较经济、合理的方法将其制造出来.本文按照产品的设计阶段的划分,提
学位
研究用气为含HS气约5%、N气95%的混合气.研究的重点是利用三氯化铁水溶液氧化吸收硫化氢,以获得单质硫.研究了温度、硫化氢分压、气体总压、气体流速、溶液PH值、氯离子浓度
该论文介绍了如何利用Microsoft SQL Server、ASP的强大功能,开发出一个专题数据库站点并通过Internet服务器(IIS)发布,和图书馆的主页链接,使该校校园网的用户都能通过浏览
该文通过快速凝固技术和铸造冶金方法制备了耐磨铝合金,并测试了这些合力学性能及热膨胀性.该文采用光镜、SEM、TEM及X-ray衍射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
本期封面采用荷兰巴洛克画家弗美尔(Jan Vermeer,1631-1675)的作品《天文学家》,作于1668年,现藏卢浮宫。虽然生活在荷兰画派的黄金时代,人们对他的生平、师承关系及画风流变
合成的生物可降解材料是很有潜力的大分子药物载体,它可以按人们要求随意地设计高分子材料的结构、性能,并与药物和靶向基团进行键合.人工合成的聚氨基酸具有安全、可降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