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合金微观结构电子理论及SiC_p/ZA27复合材料界面特性研究

来源 :沈阳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leihaibo880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锌铝合金制造成本低,具有良好的使用与加工性能,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和经济优势。然而,合金的高温性能差,易发生晶间腐蚀等缺点,限制了合金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为此,本文试图从理论角度探索改善锌铝合会及其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的新方法、新途径,为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的设计与制造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自行开发软件建立了包括合金固体/液体相界、晶界在内的各种结构原子集团模型,采用递归法系统研究了ZA27合金中各元素的作用,组织细化机理,合金晶间腐蚀的原因及抑制方法。发现:过渡族元素能降低合金元素的扩散系数,提高α相的热稳定性:稀土元素富集在ZA27固体/液体相界,可使己凝固的α晶枝熔断并产生新核,从而细化晶粒:La、Y等稀土元素在α相晶界处减小Zn、Al的电极电位差,能够抑制晶间腐蚀,增强合金抗晶间腐蚀能力。 用有限元法分析SiC_p/ZA27复合材料在外载荷作用下基体与增强相界面应力场及基体内塑性应变规律,分析热残余应力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拉伸应力作用下界面法向应力引起极区基体与增强相脱粘:von Mises应力在极区与赤道区之间的界面处使基体屈服;增强相在残余应力作用下处于三向拉伸状态,容易发生脆性断裂:界面处残余法向应力较高,可能造成界面脱粘。基体内近界面残余切向应力具有抑制裂纹在基体中扩展的趋势。重载时复合材料在高温和高压应力共同作用下,基体发生严重的塑性流变,从而产生大量的纵横交错裂纹,并使增强相与基体在界面脱粘。增强相相对尺寸越大,基体内的塑性应变越小,即增强相能提高复合材料的抗塑性变形能力。 将人工神经网络与模拟退火算法相结合,解决了无解析关系式的复杂系统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多目标函数优化模式,为解决同时提高合金多项力学性能问题提供了必要的手段。在此基础上预测合金力学性能并优化铸造工艺参数。
其他文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正> 中药瓦楞子、龙骨、龙齿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磷酸钙。石燕、石蟹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临床应用上常分为生用和煅用。煅的目的,均是使部分钙盐受热分解成钙的氧化物,
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系统地测定了丹参及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原儿茶醛及丹参素等成分的含量,优选了提取、层离及测定条件,该法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据新华社北京6月10日电] 全国治理“三乱”工作会议今天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在会上讲了话,他强调各级领导要提高对治理“三乱”重要性、紧迫性和复杂性的认识,下
蛋白质结构分析的经典方法是x射线晶体学和多维核磁共振技术。这些技术昂贵、费时,甚至有些蛋白质根本无法用这些方法测出结构;而另一方面,蛋白质测序则显得相对简单、快捷和廉
制定激励政策,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是世界各国普通采取的措施。美国、日本和英国,在实践中分别形成了市场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和多元混合型的激励政策体系,在推动本国科技服务业快
本论文主要探索了低维碳材料(零维洋葱状富勒烯、一维碳纳米管和二维单原子石墨片层)和硼酸镁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工艺,并对所制备的材料进行了详细的表征和形成机理的探讨。
新中国成立迄今为止已历经了70个春秋,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发展在这段曲折而不平凡的历程中,虽有不少深刻的教训,但更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其中主要的经验包含如下六个方面,即坚
20年前,时任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亲笔撰写了怀念吕玉兰的文章《高风昭日月亮节启后人》,对吕玉兰的高风亮节、公仆风范给予了高度评价,今天读来,仍旧有很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