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西上方镇方解石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分析

来源 :东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rryc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质碳酸钙作为用途最广的无机填料之一,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等行业。当前,随着重钙下游延伸行业的高速发展,国内对重钙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国内对重钙矿产资源-方解石矿床的成因研究却相对滞后。浙西上方镇位于赣杭构造带东段,靠近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的构造缝合带,区内广泛分布着方解石矿床,是我国重要的重钙资源基地。前人曾对研究区开展了一系列地质勘查工作,但对区内方解石矿床成因的研究则相对较少。为此,本论文以上方镇方解石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理清矿体产状和分布规律,通过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粉晶衍射(XRD)分析查明矿石的矿物学特征,通过元素和稳定同位素(C-O)地球化学分析揭示矿石的地球化学组成,通过锆石U-Pb年代学限定成矿的时限,在此基础上探讨成矿作用,为重钙用方解石矿床勘查和利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本论文研究主要取得如下认识:1)依据岩相学特征,上方镇方解石矿床的矿石可分为大理岩和大理岩化灰岩两类,两类矿石的主要组成矿物均为方解石。其中,大理岩的方解石相比大理岩化灰岩的方解石据有较高结晶程度,颗粒形态较规则,其XRD均显示出较一致的方解石图谱特征,显示大理岩的矿物成分较为单一;大理岩化灰岩可见较明显的溶蚀现象,部分样品的XRD图谱显示出其含有少量杂质组分。2)大理岩和大理岩化灰岩的主要组分均为Ca O,其次为Mg O,其中大理岩具有较高的Ca O含量,与矿物组成特征一致;微量元素结果显示,大理岩和大理岩化灰岩除Sr、Ba含量较高外,其它含量较少,显示出热液活动特征,此外,两者在球粒陨石标准化后的稀土配分模式图解上均显示出右倾特征,而在北美页岩标准化的稀土配分图解上显示出略左倾或近于水平的特征,δEu均为正异常,表明岩浆热液可能参与了两类矿石的形成;C-O同位素组成显示,大理岩和大理岩化均主要位于海相碳酸盐岩的区域内,其中碳同位素变化范围均较窄,而氧同位素变化范围较大,暗示成矿物质源于海相碳酸盐岩,并有岩浆热液活动的参与。3)矿区花岗斑岩的锆石U-Pb定年表明其形成于早白垩世(135Ma),与区域大规模岩浆作用的时限一致,该期岩浆作用可能制约了上方镇方解石矿床的形成。4)综合研究认为,上方镇方解石矿床的形成为石炭世海相碳酸盐岩沉积,经接触变质并伴有岩浆热液参与而形成的矿床。
其他文献
在赣东-浙西地区震旦系灯影组中常见有叠层石,这些叠层石出露良好、宏观形态各异,是研究该区沉积环境的重要标志。通过野外实测剖面、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SEM)对叠层石特征进行详细描述,运用岩石学、沉积学、古生物学等理论与方法对叠层石进行沉积环境分析,最后探讨赣东-浙西地区灯影期沉积环境及其变化。通过野外实测江山新塘坞剖面、江山北蕉剖面、上饶黄家源剖面,发现叠层石均出现灯影组上段中。根据叠层石宏观纹层
土地不仅给人类提供了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还给人类提供了生存的栖息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而良好的生态环境能给人类带来一个舒适的生活空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镇建设的加快,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环境问题尤为突出,成为国内外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萍乡享有“江南煤都”的美誉,该市的土地利用信息和生态环境状况变化较为显著。本文以萍乡市为研究对象,分析和监测该市的土地利用信息和生态环境状况,有助于人们全
卫星遥感影像是获取全球地理信息的重要数据来源。然而,由于光学遥感影像的成像时间,成像时的光照情况,以及各景影像的地物地形不同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会造成影像间的色彩不一致现象。这种现象是影响后续数字产品生产质量的直接因素,即使影像采取了高精度的几何定位和几何拼接方法,但由于影像间的色彩不一致,仍会出现明显的影像分界线,如若不加以处理,在视觉上很难做到测区“一张图”的效果。因此,本文围绕影像间的色彩均衡
锂离子电池因其具有高的能量密度、高的体积密度和可重复使用等特性而备受关注。隔膜是锂离子电池中一个极其关键的部分。目前,聚烯烃(PP)隔膜因其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均匀稳定的孔结构以及成本低廉的特性,故而在锂离子电池使用最广泛的是。但是它存在一个很明显的缺点:对液体电解质浸润性差。为了解决该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对PP隔膜进行改性,改善电极/电解质界面性能,从而进一步提高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同时,液态有机电
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增加,频繁发生的农业气象灾害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日益加剧,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粮食生产安全。东北地区是我国春播玉米的主产区,同时也是涝渍灾害的多发地区之一,加强东北地区春玉米涝渍灾害监测研究,对于防灾减灾、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随着3S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GIS、遥感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可以为涝渍灾害的监测与评估提供新的方法。本文以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为研究区
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高层建筑物、公路、桥梁、地铁等设施大量兴建;然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引起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其危害的影响范围广,影响程度难以预计。因此,对城市地面形变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的等特点,能获取城市高精度地面形变信息。本文基于2016-01~2018-12的Sentinel-1A数据,采用PS-InSAR和SBAS-I
本文从生物、环境、社会和人文等学科相结合的角度,对中学生物教育中的四个意识,即生命意识、生态环保意识、动物保护与福利意识、科学伦理意识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旨在找到全面贯彻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有效落实核心素养教育、全面提升中学生生物、环境、食品和安全等素质的切入口及实现途径。本次调查在抚州一中进行,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为问卷设置的调查法和数据处理的分析法。问卷的数据统计表明:(1)各年级受测学生中四
叙述视角是指作者在作品创作过程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时采用的角度,根据叙述者观察故事的立场和聚焦点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法国学者热奈特则使用“聚焦”这个概念来解析不同的叙述视角,并将其分为“零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三种类型。本文将运用叙述视角理论对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进行深入分析,在展示丰富社会生活内容的同时聚焦于人物复杂多变的精神世界,从而揭示深刻的悲剧性主题,表达出深沉的批判性力量,
近两年,机器学习,图像识别、5G通信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日新月异,在此背景下,增强现实技术受到研究者的普遍关注,与其它学科的融合使其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目前,关于增强现实,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核心硬件、近眼显示、以及三维注册技术等方面,针对其实现方式的研究并不多,而且其存在着众所周知的问题即沉浸感较弱,普遍评价体验效果差等问题,更为自然的、支持多用户的实时的增强现实交互技术已然成为社会及研究领域中亟须
写作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然而现今的高中英语课堂,特别是写作教学,依然存在不少问题。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仍习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专门在花在写作课上的时间不多,更少有教师会注重向学生讲授写作的方法和技巧。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就是要发展学生运用学习策略的能力。元认知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监控和调整他们的学习过程,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