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赤藓糖醇(erythritol)是一种新型的糖醇类甜味剂,近年来研究发现其还有防龋及抑制细菌的作用。但主要集中于赤藓糖醇对链球菌属及牙龈卟啉单胞菌影响的研究上,对口腔中主要致龋菌之一的乳杆菌的生长、产酸是否有影响还未见报道。配方奶粉是可供给婴儿生长与发育所需营养的一种人工辅食,用作母乳的替代品。然而,根据2005年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5岁以下儿童乳牙患龋率为66.00%,致龋原因多为奶瓶喂养所致。本实验在配方奶中添加赤藓糖醇,希望既满足儿童对甜味的喜爱及生长发育的营养要求,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龋病的发生。将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La)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讨赤藓糖醇用于龋病预防的可行性及机理。方法:1.赤藓糖醇对La在配方奶中产酸和乳酸代谢量影响的分析:将La接种于赤藓糖醇浓度为1%、2%、4%、6%、8%的赤藓糖醇-配方奶混合液(实验组)、及不含赤藓糖醇的配方奶溶液(对照组)中37℃厌氧(80%N2、10%CO2、10%H2)培养。于4、8、12、16、20及24 h各时间点取各培养液,处理后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析计算。同时于培养0、4、8、12、16、20、24h各时间点测定各管溶液的p H值。2.赤藓糖醇对La在配方奶中增殖的影响:将对照组和各实验组培养18h的La菌液通过稀释平板计数法计算菌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s,CFU),来观察赤藓糖醇对嗜酸乳杆菌生长的影响。3.赤藓糖醇对La菌斑生物膜在配方奶中黏附牙本质的影响:将处理好的牙本质块置于各组溶液中,加入La菌液厌氧培养18h,运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CLSM)和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nvironment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ESEM)观察La生物膜在牙本质上黏附情况,探讨赤藓糖醇对La黏附作用的影响。结果:1.各组乳酸浓度均随培养时间延长而持续增高,即各时间点之间乳酸浓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unnett-t检验各实验组与对照组M相比,乳酸代谢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ukey HDS检验进行各组间两两比较(不考虑时间点),其中4%E-M、6%E-M、8%E-M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各组p H变化的曲线图可看出,4h前变化不明显曲线较平缓,自8h时各组曲线均呈下降趋势,且4%E-M、6%E-M、8%E-M组下降幅度较其余组小,对照组M下降幅度最大。Tukey HDS检验进行各组间两两比较(不考虑时间点),各实验组与对照组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E-M与2%E-M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6%E-M组与4%E-M、8%E-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各实验组CFU值均小于对照组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间两两比较,其中4%E-M、6%E-M、8%E-M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浓度组(1%E-M、2%E-M)CFU值大于高浓度组(4%E-M、6%E-M、8%E-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CLSM观察到MRS、6%E-M、8%E-M组绿色荧光面积较M、1%E-M、2%E-M组少,且统计学比较各组中相对层的活菌百分比,6%E-M、8%E-M组显著小于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EM观察到的2%E-M、4%E-M、6%E-M、8%E-M的胞外聚合物和菌体数均少于M、1%E-M组,且牙本质结构较清晰。结论:赤藓糖醇对La在配方奶中生长和产酸有抑制作用,高浓度的赤藓糖醇组(4%、6%、8%)抑制效果优于低浓度赤藓糖醇组(1%、2%),且6%、8%浓度的赤藓糖醇抑制La在配方奶中黏附牙本质的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