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形式的Fe、C掺杂对TiO<,2>薄膜的改性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paalp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氧化钛是一种具有半导体性质的光催化剂,可利用低能量的紫外光照射进行污染物光催化分解反应。本研究以Fe、C的不同形式的掺杂(单一掺杂、联合掺杂和离子注入),在玻璃片上制备了TiO2薄膜,并用此薄膜对甲基橙在紫外光和可见光下进行降解。   用溶胶凝胶法合成TiO2,并在其中掺杂Fe3+和C。发现两者的掺杂在450℃处理后,除了晶格系数发生了不超过1%的变化外,都不会对的TiO2结构产生太大的影响。但是发现它们都明显地提高了TiO2在紫外光照射下对污染物的分解效率,并且大大拓展了TiO2对可见光的响应范围。其中,无论是紫外光下,还是可见光下降解甲基橙溶液,掺C的效果都要好些。尤其是掺C量为18.9wt%时,效果最好。在掺杂量方面,由于光催化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两种掺杂都有最佳掺杂量。   挑选掺杂效果最好的掺C18.9wt%(C与Ti质量比,下同)和掺Fe0.25%(Fe与Ti的原子个数比,下同)进行联合掺杂,发现所制得的TiO2薄膜光催化效果反而变差,而且还低于其它非最佳单一掺杂量的样品。   同样,对最优效果的掺C18.9wt%和掺Fe0.25%分别进行离子注入,其中掺C18.9wt%的注入Fe,1×1016,3×1016,6×1016三种剂量,掺Fe0.25%的注入C,1×1016,3×1016,6×1016三种剂量。对所制得的TiO2薄膜进行光催化测试,发现掺C注入Fe的TiO2薄膜,比注入前时的光催化效果差,但是与未掺杂的样品效果还是提高了。但是掺Fe注入C的TiO2薄膜,注入后催化效果明显比注入前降低很多,在紫外光照射下接近未改性时的效果,在可见光照射下的甚至没什么效果。
其他文献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能源。因此,近年来对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发展尤为迅速。以太阳能电池的研究最为显著。而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与无机太
近些年来我国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已经覆盖了全国的高速公路网络系统,虽然其建设已经逐步完善,但是相应而来的管理工作也愈加复杂,急需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实现对公路的管理和
本课题研究了热处理对AZ91D镁合金和AZ31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通过对AZ91D镁合金进行时效处理、固溶处理、固溶加时效处理,观察其金相组织的变化,并测试了其力学性能和在Na
学位
钢渣是一种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因其富含硅酸钙矿物,具备在水泥和混凝土中应用的基础条件,但不同来源钢渣之间的胶凝活性差异较大。为实现钢渣大规模工业化应用时品质稳定性的控
本文以回收PET瓶片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改性的乙烯-1-辛烯共混物(GMA—g—POE)为主要原料,选用阻燃效率高、添加量少、对基体性能影响较小的溴系阻燃剂和环保、高效的磷系
期刊
熔体强度是成型加工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质,它反映聚合物熔体的抗延伸性及抗熔垂性。在熔体抽丝、吹塑、挤出涂敷、吹膜、纤维挤塑以及热成型等成型过程中,材料的熔体强度对
利用光伏效应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太阳能电池是当前合理利用太阳能的重要装置之一。然而,目前所广泛使用的硅基太阳能电池其能量转换效率理论最大值仅30%,实际转换效率约15%。通
在现代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类对自己的生活环境越来越为重视,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使得设计者针对人类居住的环境,场所和空间设计更注重以人为本.其实在风景园林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