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嬗变中的艺术——波普艺术考察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47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波普艺术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主要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发展起来的一场艺术运动。依据《美国传统辞典》,波普艺术是以商艺术及通俗插图艺术的技巧来描绘日常生活的物体与景观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与大众文化、大众传媒、消费社会密切相关。勃兴的大众文化、电子传媒所造就的新的文化形态与审美经验、充斥着工业化消费品的日常生活,不仅仅是波普艺术的描绘“对象”和浮泛的“时代背景”,它们是波普艺术得以确立和兴盛的依据。这些事物所带来的文化嬗变,被波普艺术家敏锐地感知并予以回应。这样的文化嬗变可以归纳为三种倾向:文化的大众化与日常化,文化的媒介化与视觉化,文化的商业化与产业化。波普艺术既是这一文化变迁的风向标,自身也是这一文化变迁的组成部分。因而在描绘了作为一场艺术运动的波普之后,我们也必须考察作为文化事件的波普。只有将波普置于更为宏阔的文化嬗变之中加以审视,我们才能更好地体味波普艺术,更深入地理解波普“复制挪用”的创作方式,刻意模糊艺术和日常生活的观念立场,并在解读作品的同时感受文化的脉动。
其他文献
期刊
现代油画一方面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在另一个方面现代油画的创作形式因为被加入了很多的现代设计元素而体现出了不同的创作方式,所以现当代油画家在创作的过程当中被现代平面
在文革之后的三十年发展历程中,囿于本土艺术的特殊身份,中国画的发展异常引人注目。在时间的跨度上,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及本世纪初的艺术家在绘画图式的视觉语言探索上呈现一种
当前,《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全国各地已经如火如荼的开展,新的课程理念作为方向标指导着我们的美术教师从新把握中小学美术教学方向,高师美术
本课题旨在通过对陕西地区20-29岁青年女子的身体数据分析,归纳并描述青年女子形体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系列原型样板。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青年女子体型特
期刊
由于教会学校是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来到中国的,因此曾经被单纯的看作为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工具,传教士也因其政治身份多以反面形象出现。随着中美关系的发展以及学术壁垒的进
期刊
以湘中地区涟源凹陷二叠系小江边组富有机质泥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测试、X射线衍射矿物分析、扫描电镜观察、压汞实验、氮气吸附测试等实验方法,联合表征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