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石涛山水画中写意性用笔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deai1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全国各地已经如火如荼的开展,新的课程理念作为方向标指导着我们的美术教师从新把握中小学美术教学方向,高师美术教育作为基础美术教育的重要师资来源,面临着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挑战,怎样培养新型的、能适应时代需要的、符合新课程标准需要的、保证基础美术课程改革的可持续发展的美术教师,是我们高师美术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河南省内各地区的高师美术教育在专业课程设置改革进程还是呈现出滞后于基础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情况。国家《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刚刚颁发,面对当前的基础美术教育课程改革、面对新课改、面对《改革意见》,河南省各高师美术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步伐应该如何去走,如何更有成效?成了省内外的许多学者和专家、高校的决策层和教师们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本课题针对我省高师美术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先进的课程设置理论经验,立足我省实际,探讨河南省高师美术教育课程设置。针对新课程标准这一教育背景,笔者将首先分析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并对河南省高师美术教育现状做了研究调查和分析,通过对比河南省高师美术教育与美术新课改,从课程理念到课程学科开设进行分析,并最后基于使河南省高等师范教育与新课程标准下的基础美术教育接轨这一目标,尝试从高师美术教育课程建构的角度做一课程改革探究。  首先我们要明确培养目标,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弄清楚我们所培养的高师美术毕业生不是简单的美术技能操作者,而是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广泛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扎实的教师基本功的美术教育工作者;这一目标下考虑整合课程结构,调整课程设置,从有效开设教育课,突出师范性;增强课程综合性,拓宽学习领域,增强学生综合能力;丰富选修课程,增强课程开设的开放性;丰富课程人文性,增加学生人文涵养;关注实践教学环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角度进行课程调整。  综上所述,我们能否可以培养出适应时代的美术教育人才,正是河南省高师美术教育所努力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教学改革、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不断发展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也只有不断的改革,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才能真正满足基础美术教育的需求,我们的毕业才能真正生成为河南省基础美术教育蓬勃发展所需力量。
其他文献
期刊
在文字上,“公共”一词是指“公众的”、“公开的”等含义。从语义上看,公共艺术中“公共”特征,恰在于它有别于一般属于私人领域的、非公开性质的、少数人或个别团体事务的及非
期刊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我国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本课题研究的新农村景观就是在我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
期刊
白诚仁,我国当代享有盛誉的作曲家,创作构思精美、风格鲜明、个性突出。他创作的作品既洋溢着浓郁的湖南民族风情,又饱含着湘楚文化的神韵,成为当今湘楚音乐文化的代表人物,为中华
期刊
期刊
现代油画一方面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在另一个方面现代油画的创作形式因为被加入了很多的现代设计元素而体现出了不同的创作方式,所以现当代油画家在创作的过程当中被现代平面
在文革之后的三十年发展历程中,囿于本土艺术的特殊身份,中国画的发展异常引人注目。在时间的跨度上,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及本世纪初的艺术家在绘画图式的视觉语言探索上呈现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