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锻模模膛表层材料温度分布的模拟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2034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锻模具在金属塑性成形,特别是难变形金属的成形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热锻模连续工作时因承受周期性的机械载荷和高温热载荷,工况恶劣,模具寿命都不长。已有研究指出,锻模失效主要是模膛表面的温度应力引起的。由于锻模表面层的温度应力幅值很大,可能大大超过模具材料的屈服应力,产生低周期的热疲劳变形,导致锻模塑变失效。要从根本上提高热锻模的寿命,必须打破传统均质材料的局限,进行热锻模材料设计。本研究以热锻模表层材料设计入手,对H13钢均质模具材料以及SiCp/Inconel 625模具表层材料进行了温度场模拟。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热锻模的发展现状,突出说明了热锻模存在制造成本高、使用寿命低的问题。阐述了热锻模的失效形式和影响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分析认为热锻模损伤失效的主要原因是模膛表面层的温度应力,据此提出了热锻模材料的理想结构。欲合理设计热锻模具材料,必须了解锻造过程中热锻模表面层温度分布及载荷加载情况,找到热锻过程的数学模型及理论依据。第二部分介绍了热锻成型的热力学基础理论,阐述了锻模热传导的微分方程及初始与边界的计算条件。结合热锻的机械耦合作用,进一步说明锻模材料的热机械理论。第三部分介绍利用Deform有限元软件研究在不同的热锻工艺、材料物性和轮廓曲率条件下模具模膛表面层的温度分布,以模具表面所达到的最高温度T(℃)和热渗透深度H(mm)来预测热锻模的损伤方式及范围,并通过利用OrginPro软件进行数据拟合,找出其变化规律,得到有效结论。第四部分介绍以轿车前轮毂热锻模的终锻模为模型,详细分析了锻造过程中热锻模模膛表面和近表面层的温度梯度和温度波动情况,结合其工作性质及温度应力,从理论上对多层金属热锻模具的材料进行了如下选择和设计:(1)处于温度平衡区和散热区的热锻模基体选用为H13钢(5CrNiMo);(2)处于耐热区的热锻模近表层选用耐热高速钢(W6Mo5Cr4V2)堆焊覆层;(3)处于耐热区的热锻模表层选用SiCp陶瓷/Inconel 625镍基合金喷焊覆层。通过在均质热锻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多层金属热锻模型,对W6Mo5Cr4V2及SiCp/Inconel 625覆层的耐热区材料进行热锻过程仿真,得到多层金属热锻模的温度分布;并在变物性参数推定的基础上,考虑材料变物性对多层金属热锻模具表面层的温度分布影响,以此来表明多层金属热锻模具可有效降低热锻模具表层的温度、减小模膛温度波动幅值,从而提高热锻模具的使用寿命。本文不仅从热锻工艺、材料物性和轮廓曲率多方面,模拟给出了均质热锻模表面层的温度分布规律;并且以温度波动为依据,提出了具有等效温度应力的多层金属热锻模具设计思想,为多层金属热锻模具的制造奠定了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随着当今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数控系统采用的封闭式和专机专用的体系结构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这种系统的内部细节一般属于企业机密,难以实现开放。且因为它的闭
本文通过对学生管理制度建设与法制关系的分析,揭示了学生管理制度在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实际分析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并就如何通过学生管理制度建设对大
《黄帝内经》人迎寸口脉诊法是古代脉诊法之一,现已成为针灸临床经络辨证的首要方法,本文将从针灸临床的角度出发从理论前言、辨证方法和治疗手段三个方面来探讨《内经》人迎
北京市海淀区东北旺田园庄饭店两眼地热井,据钻孔揭露有两套热储层位,即寒武系昌平组和蓟县系(铁岭组和雾迷山组),该区位于九龙山向斜核部并且紧邻八宝山断裂、黄庄-高丽营断裂和
[目的]观察中药香莲系列外用治疗足癣的临床疗效及真菌学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足癣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给予香莲外洗液
本文对无模化铸型数控切削快速制造技术进行了研究(以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开发的铸型数控机床及其配套软件为研究平台),它是将数控加工技术和传统铸造技术
随着对齿轮传动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齿轮的修形技术及特殊齿轮的需求日益广泛。目前,关于特殊齿轮齿廓的加工,多是先对刀具原型曲面作相应的修形,而后再按常规的齿轮共轭啮合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用户对带钢的板形质量要求逐渐提高。在评价热轧板带钢板形的多项指标中,板凸度是其中一项重要的质量指标。在轧制过程中,板凸度闭环反馈控制系统是保证
参数化特征造型技术是采用预先定义的、包含一定工程语义的特征原型作为零件建模的基础来建立零件模型。因此,参数化设计方法具有高效性、实用性等特点,它作为一种全新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