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高压直流输电与传统直流输电方式相比具有模块化程度高、开关频率低以及谐波含量少的优点,在直流输配电领域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同时,随着大容量、远距离直流输电发展的迫切需要,建设成本更低的架空线输电方案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但其又存在着故障率高的缺陷。直流短路故障后,由于直流电网具有低阻尼特性,故障发展速度快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高压直流输电与传统直流输电方式相比具有模块化程度高、开关频率低以及谐波含量少的优点,在直流输配电领域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同时,随着大容量、远距离直流输电发展的迫切需要,建设成本更低的架空线输电方案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但其又存在着故障率高的缺陷。直流短路故障后,由于直流电网具有低阻尼特性,故障发展速度快,故障电流上升迅速,对系统安全运行存在严重威胁。因此,如何有效抑制直流故障电流,提高直流系统的故障穿越能力成为直流电网工程应用中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MMC直流极间短路故障特性,在半桥子模块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具有故障阻断能力的改进混合型半桥MMC(Modified Hybrid Half Bridge MMC,MH-HB-MMC)拓扑,设计了辅助电路动作时序及参数选择方法,分析了所提拓扑的经济性;搭建了MH-HB-MMC双端输电模型对其故障阻断性能进行了验证,MH-HB-MMC可在故障发生1.4ms内迅速阻断直流电流,并在60ms内完成故障能量耗散。其次,为降低直流电网中直流断路器电流阻断过程的电流应力,基于MMC直流极间短路故障特性分析,设计了一种基于桥臂电压控制的MMC主动限流方法;分析了主动降低桥臂参考电压交直流分量对直流短路故障电流的影响,提出了限流方法控制参数的选取原则,构建了四端柔性直流电网对所提方法的限流效果进行分析验证,该方法可有效抑制直流短路电流,降低直流断路器的电流开断难度的同时兼顾了MMC桥臂的安全。最后,为进一步优化直流电网主动限流方法,提出一种直流电网自适应限流方法;详细分析了限流方法的工作原理及预期效果,提出了限流控制参数的选取方法,并进行了多种工况的仿真分析验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根据故障电流上升率对故障后桥臂中子模块的投切自动调整,调节限流性能强弱,降低了主动限流控制策略对系统产生的冲击;有利于加快故障后的系统恢复。本文的研究对于抑制MMC-HVDC直流短路故障的发展速度,提高直流系统故障穿越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阵地,各级院校肩负着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校园文化不仅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积极健康的价值观,而且还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德育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持续推进,各类文化思潮的碰撞与交锋使得价值观导向趋于多元化。这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来说犹如一把双刃剑,既为其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也带来了一系列严峻的挑战。此时,原来的德育模式已难以在瞬息万变的教育环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其中涌现了众多卓有成就的音乐教育家,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先生就是这些音乐教育家中的重要代表之一。60余年的从教经历,宽阔的学术研究视野及对历次音乐教育改革的关注与思考,使王先生形成了明晰的音乐教育思想。本文选择王先生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思想作进行专题研究,既是对其个人的思想剖析与梳理,也是对我国近代以来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思想发展史的
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的需求不仅仅是吃好、喝好,还要追求玩好。当前,旅游产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日照市作为年轻旅游城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都是日照市旅游业蓬勃发展的有利因素。然而在旅游发展的市场上有机遇也有挑战,目前在新冠状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怎样更好地发挥职能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是第五代移动通信(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5G)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大规模MIMO技术在用户端和基站端配置大量天线,尤其是在基站端的天线规模可以达到上百根,这样可以实现空间自由度的获取,能够获得更高的频谱效率和系统容量。但受限于实际通信环境中有限频带资源和固定相干时间
电网的广泛互联以及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使得电力系统的结构和规模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传统电力系统正在向新一代能源电力系统进行转变。新一代能源电力系统的重要趋势和关键特征就是“双高”,即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和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双高”电力系统的动态特性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稳定性问题。其中,电力系统发生低频振荡的概率不断增加,而且表现形式也变得更为复杂。出现了包括密集型低频振荡、间歇型低频振荡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电能需求量日益提升,随之而来的能源和环保问题也日益显现,有力地推动了分布式电源并网的发展,这给电力系统带来了无限机遇和挑战。微网作为整合分布式电源的有效形式,集成、管理多种类型的分布式电源与配电网通过联络线友好融合,在承担着冷、热、电等综合能源供给任务的同时,与配电网形成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博弈必然会对传统经济调度带来挑战。因此,本文将从通过在配电网中对需求响应技术
随着电网结构不断增强、各类阻尼控制装置大规模配置,基于传统弱阻尼机理的电力系统自由振荡已经实现了较好的抑制,强迫振荡成为威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能够预防由强迫振荡引起的电力系统解列和大停电事故,快速、准确定位电力系统强迫振荡源意义重大。振荡能量流是目前电力系统强迫振荡源定位的主要方法,但基于时域振荡能量流的振荡源定位方法计算过程较为复杂,计算效率有待提升。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基
硒化镍作为一种重要的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材料,因其本征吸收作用,在近红外光和可见光区域有强吸收作用,在光热转换领域有着重要的潜在价值。本文制备了硒化镍(Ni0.85Se)纳米材料,并通过原位生长的复合方式制备出硒化镍/类石墨相氮化碳(Ni0.85Se/g-C3N4)与硒化镍/碳(Ni0.85Se/C)两种复合材料,通过SEM、EDX、XRD、TEM和XPS等表征手段,对不同合成条件下Ni0.85Se
随着直流输电容量、距离和电压等级的逐步提升,以及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基于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构成的直流电网已成为未来高压直流输电的发展方向。由于直流电网的弱阻尼特性,导致故障后短路电流上升速率快、幅值高。为了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研制能够精准隔离故障的直流断路器(DC circuit breaker,DCCB)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高压DCCB的研制和工程化应用存在灭弧困难、分断速度快、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