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全固态激光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feng274240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激光效应和非线性光学效应的全固态激光器在先进制造、前沿科学、激光医疗和国家安全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随着应用的扩展,具有特殊波长、波长可调谐、紧凑多功能等特性的新型全固态激光器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特别是短波长(<170 nm)深紫外全固态激光器(DUV-DPL),由于具有高的光子能量和光谱分辨率以及大的光子流密度等特点,用于光电子能谱仪,可达许多高温超导材料和金属氧化物的布里渊(π,0)反节点区,覆盖其整个费米面区域;用于拉曼光谱仪,将拓展观测谱宽,提高信噪比,有望发现新的拉曼谱线。本论文针对短波长DUV-DPL的需求,分别开展了ps MHz167 nm和ns kHz165 nm深紫外激光器研究。另外,由于紧凑型多功能自倍频激光器在激光显示、海底通讯、信息存储、干涉测量等众多领域的迫切需求,本文展开了高功率泵浦的自倍频理论研究。由于波长介于3-20μm的中红外可调谐激光器在光谱分析、激光雷达、光学遥感、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重要应用价值,本论文还展开了LISe晶体中红外光参量放大技术研究。综上所述,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如下:  1.首次利用八倍频技术成功研制ps MHz167 nm深紫外激光器。(1)结合880 nm低量子亏损泵浦、晶体棒双端键合、双端泵浦等技术,获得了平均功率7.6 W的SESAM锁模1342 nm Nd∶YVO4激光振荡器,其重复频率77 MHz,脉宽24.2 ps,光束质量M2~1.49,为同类激光器最高输出功率。(2)基于上述高性能1342nm振荡器,经过棒状Nd∶YVO4晶体三级单程放大后,获得平均功率16.4 W、脉宽29.1 ps、光束质量M2~2.3的1342nm激光输出。为了进一步简化放大级结构、改善放大输出激光光束质量,首次将Innoslab行波放大技术用于ps1342nm激光放大,经过七程放大后实现平均功率20 W、脉宽24.6 ps、光束质量M2~1.65的1342 nm激光输出,其输出功率为ps1342 nm最高输出功率。(3)基于上述棒状Nd∶YVO4晶体放大的1342nm激光,依次通过两个LBO晶体和一个KBBF晶体三次级联倍频,获得了平均功率65μW167.75 nm DUV激光输出,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此为首次由直接倍频获得波长短于170nm的DUV-DPL。(4)在此基础上,参与了ps、MHz、167 nm DUV-DPL实用化样机研制,将装配于大动量极低温深紫外激光光电子能谱仪。  2.研制成功基于级联倍频获得的波长最短的165 nm全固态深紫外激光器。(1)采用工作在热近非稳区的双棒串接L型平-平腔结构,通过在腔镜上镀膜来抑制其他激光谱线起振,再通过优化耦合输出率和臂长,获得了平均功率23.2 W,重频1 kHz,脉宽~75 ns,光束质量M2=1.15的1319 nm Nd∶YAG基频源。(2)上述高功率高光束质量1319 nm基频激光依次通过两个LBO晶体和一个KBBF晶体三次级联倍频,获得平均功率6.8 mW165 nm DUV激光输出。此为目前采用非线性光学晶体直接倍频方法产生的最短波长以及波长短于170 nm固体激光器的最高输出功率。  3.建立了高功率泵浦的自倍频理论模型,考虑了高斯光束分布、泵浦光的饱和吸收、基频光的消耗、热衍射损耗、基频光和倍频光的线性吸收损耗等因素,理论模拟值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通过优化晶体长度、Nd3+掺杂浓度、晶体切割方向、泵浦光束腰大小和位置等参数,实现自倍频激光器的最优化设计,为获得高功率自倍频激光输出指明了方向。  4.首次开展LISe晶体宽带皮秒中红外光参量放大输出特性研究。理论计算和实验测量了1064 nm泵浦LISe晶体的Ⅱ类相位匹配特性曲线,理论和实验基本一致。基于BBO-OPG/OPA种子注入LISe-OPA,实现了3.6~4.8μm可调谐光参量放大输出。在泵浦能量为17 mJ时,获得单脉冲能量433μJ的4μm中红外激光输出,对应的闲频光能量转换效率为2.55%,光子转换效率为9.63%。进一步地,基于KTP-OPG/OPA种子注入LISe-OPA,实现了7~12μm宽调谐激光输出。在泵浦能量为14 mJ时,获得单脉冲能量170μJ的7.5μm中红外激光输出,对应的闲频光能量转换效率为1.21%,光子转换效率为8.6%。另外,利用激光波长为1064nm,重复频率10 Hz,脉宽30 ps的激光测得LISe晶体的损伤阈值为8 GW/cm2。研究表明,由于LISe晶体具有良好的热力学性能和高损伤阈值,其在高功率宽调谐中红外激光产生方面具有潜力。
其他文献
电子掺杂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Pr1-xLaCexCuO4(PLCCO)越来越吸引学者们的关注,PLCCO具有相对宽的掺杂范围和相对弱的稀土元素磁矩,因此有着在超导机理和磁性能研究上的重要性。近
传统的连续主动声呐信号LFMCW存在距离速度耦合的问题,并且在连续处理时无法有效利用信号带宽;LFM-COSTAS信号利用COSTAS圆序列编码,虽然能够利用更大的带宽但仍存在速度模糊的问题。为了寻求探测性能更佳的连续主动声呐信号,本论文在M序列和COSTAS圆序列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复合连续循环编码信号(M-COSTAS),分析了非周期连续主动声呐信号的模糊函数和抗混响性能,对目标探测性能进行了详
随着最近几年实验上对碳纳米管、多层石墨的制备技术有了不断的发展,研究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相关的理论工作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单壁碳纳米管可以看成是由石墨平面沿着某个
量子色动力学(QCD)是一种描述强相互作用的基本的规范场理论。格点QCD计算预言在高温和低重子密度的条件下会产生从普通的强子物质到一种夸克解禁、局部热化的物质状态一夸克
四季循序更迭,我独爱夏天,因为盛夏是个蓝天爆炸的季节。且不说热带气压什么煞风景的高端话,该说天空入了夏酷热难耐,淌了一身的汗,连着灰扑扑的风尘一并冲了个干净,露出了湛蓝明媚的本色。这样的季节里,香樟弥漫,粘稠泼墨似的绿为城市添了份安心,也为虫虫蚁蚁找了个住所。现在扭头看窗外,香樟也不得好受,原本柔软鲜嫩的叶子有些许枯黄脆弱。  此时此刻,以没关节的玩偶的姿态四仰八叉倒在椅子里顺着心涂抹些文字,倒也
在高精度的量子频标中,为了获得原子精密的光谱线,往往会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抑制能引起谱线展宽的各种因素。其中,由于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谱线展宽和频移,成为谱线增宽的关键
半导体量子点是半导体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它因具有诸多的量子效应而获得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研究了Sb对于InAs量子点性能的影响。另外,讨论了生长条件对高In组分(In-75%)InAlA
近几年来,我国在以往教育改革的基础上强调了素质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素质教育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指出:“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根基。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教师是教书育人的执行者。教师在教书的同时,更应该
用能量为140 MeV的27Al束流轰击145Nd氧化靶,通过145Nd(27Al,4nγ)168Ta熔合蒸发反应对双奇核168Ta的高自旋态进行了实验研究。扩展了基于πh11/2()vi13/2和π5/2+[402]()v5/2+
稀土掺杂发光材料在荧光粉、透明陶瓷、太阳能电池以及温度传感器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引起了研究者们广泛的关注。钼酸镧锂(LiLa(MoO4)具有稳定的物理化学特性,较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