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泊松比夹芯板抗爆性能实验与仿真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xiaoxi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仍然存在不安定因素。战争、动乱和恐怖袭击中的爆炸载荷是导致人员伤亡的重要因素,研究提高建筑物、桥梁、车辆、船舶等的爆炸防护性能,对于保证人员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采用场地实验与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一种具有内凹六边形负泊松比蜂窝结构芯体的夹芯板在空中爆炸载荷下的动态响应和爆炸能量吸收性能。结果表明,这种负泊松比夹芯板结构在爆炸载荷作用下表现出特殊的变形模式,有利于能量吸收,使其具有良好的爆炸防护性能。首先,介绍了爆炸安全防护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重点针对具有负泊松比特性的结构与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了分析综述。其次,采用手工方法制作出一种具有内凹六边形芯体结构的负泊松比夹芯板。使用0.3325 kg TNT当量的炸药进行近距离空中爆炸实验,实验结果显示,位于夹心板背爆面的混凝土板没有产生爆炸冲击损伤,表明本研究提出的具有此内凹六边形负泊松比蜂窝结构芯体的夹芯板具有良好的爆炸防护性能。再次,利用显式非线性动力学分析软件LS-DYNA对上述空中爆炸实验进行了有限元建模。通过与实验结果的对比对有限元模型进行验证。最后,基于验证后的有限元模型对此种具有内凹六边形负泊松比蜂窝结构芯体的夹芯板在空中爆炸载荷下的动态响应进行了详细仿真分析:研究了负泊松比蜂窝结构单元的壁厚对夹芯板防爆性能的影响,为夹芯板的防爆设计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一级轻气炮对圆柱形石灰石试件进行了冲击损伤试验和压力测试,研究了冲击作用下岩石中压力波的传播规律。 采用软回收装置对冲击损伤试件进行了回收,并对回收试件进
“三江”成矿带以其独特的地质构造景观和丰富的矿产资源而闻名于地质界。中甸地区是印支期中酸性斑岩集中分布区,也是我国近年来寻找斑岩铜矿取得重大突破的矿集区之一。本
气动控制技术是以压缩空气为工作介质进行能量和信号传递的工程技术,它不仅具有经济、安全、可靠、便于操作等优点,而且对于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具有非
本文以岩石物理学理论、AVO 基本理论和AVO 反演理论研究为基础,通过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的正演模拟,研究证明了地下岩石的岩性、物性信息隐含于叠前地震道集的振幅信息之中,振幅
城市工程地质环境是城市环境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与城市布局、建设、土地功能区划等有关的原生地质环境与人类工程活动造就的次生地质环境的总体。对城市工程地质环境质量的评价
本文借助于计算机技术,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作为指导,运用小波变换、分形维数、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测井数据进行处理,充分挖掘测井序列中所蕴含的地质信息,为煤成气储层的
隐蔽性油气藏的勘探历来就是石油勘探的难点,但是对于老油田来说,寻找隐蔽性的油气藏又是势在必行的。本文主要讨论的C80井区块,为了提高勘探成功率、降低风险,很多勘探解释技术
对任何矿产资源的开采都会改变原始地形和原岩的应力分布,并对地表的天然排水系统产生破坏,引起地表水下渗淹井,严重威胁了矿井的安全。进行矿区地理、地质条件分析,探究过沟开采
瞬变电磁法广泛地运用于地球物理探测中,它是利用接地线源或不接地回线向地下发送一次脉冲磁场,在一次脉冲磁场的时间间歇期,利用线圈或者接地电极观测二次涡流的方法。以往对瞬
在铁路、交通、水利水电、矿山等基本建设工程领域,均存在大量高陡岩质边坡。确保这些高边坡在施工和运用期的稳定,对于保证这些基本建设工程的顺利开展和充分发挥工程应用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