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测井信息提取的煤成气储层评价研究——以济阳坳陷为例

来源 :山东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_w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借助于计算机技术,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作为指导,运用小波变换、分形维数、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测井数据进行处理,充分挖掘测井序列中所蕴含的地质信息,为煤成气储层的识别与评价服务。本文利用Matlab函数wden对测井数据进行了小波软阈值消噪处理,并对消噪前后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实验证明,选用sym8小波、sln模式对测井数据进行5层分解能达到很好的消噪效果。运用小波变换方法对济阳坳陷石炭二叠系,特别是储层发育的上部层段进行了测井层序划分研究,分别对测井数据进行连续小波变换和离散小波变换,根据不同尺度下小波系数曲线的振荡趋势划分层序、准层序界面。研究表明,当尺度a为81时或者第4层小波高频系数对层序单元的划分有效,当尺度a为21或46对准层序单元的划分亦有效。通过对主成分数据进行小波变换并将其应用于层序、准层序划分中,发现利用主成分数据划分的层序单元界面与传统方法研究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第一主成分曲线在层序特征反映方面与GR测井曲线极其相近,客观性更好。利用层次聚类、K均值聚类和模糊C均值聚类结合交绘图进行岩性的识别,并对比分析了层次聚类和K均值聚类两种方法的应用效果。表明K均值聚类在识别复杂碎屑岩层段的岩性时比层次聚类优越,而对煤层的识别层次聚类效果较好。本文对研究区内砂岩物性参数(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实验值进行了分析,得出不同组段的物性变化规律。发现孔隙度一般随深度降低,且孔隙度与渗透率呈一定相关性。同时发现,AC分形谱维数曲线与孔隙度曲线有较好相关性,其变化趋势在某些层段与孔隙度曲线类似,且以孔隙度峰值变化处为界限,可作为评价的辅助指标。另外,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根据各主成分在各变量上的系数构建蛛网图,通过对比分析得到奎山段、万山段砂岩的储层识别模式,并作为模板使用。
其他文献
论文以“孤岛潜山碳酸盐岩储层特征研究”为题,通过大量的岩芯观察、薄片鉴定,利用录井、测井等技术方法,建立了储层空间体系的形成机制和模式,较系统地完成了对研究区沉积、成岩
基于Web的移动机械手远程控制系统是当今机器人远程控制的热点研究领域,利用互联网遥操作技术能很好地解决原有远程控制的问题,并进一步拓展移动机械手的应用范围。本文对基
矿物试样的分析是采矿和选矿过程中的重点,矿用试样的破碎和细磨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我国的矿用试样设备水平相对落后,目前矿用试样设备理论基础和研发应用均不能满足矿业
期刊
期刊
本文利用一级轻气炮对圆柱形石灰石试件进行了冲击损伤试验和压力测试,研究了冲击作用下岩石中压力波的传播规律。 采用软回收装置对冲击损伤试件进行了回收,并对回收试件进
“三江”成矿带以其独特的地质构造景观和丰富的矿产资源而闻名于地质界。中甸地区是印支期中酸性斑岩集中分布区,也是我国近年来寻找斑岩铜矿取得重大突破的矿集区之一。本
气动控制技术是以压缩空气为工作介质进行能量和信号传递的工程技术,它不仅具有经济、安全、可靠、便于操作等优点,而且对于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具有非
本文以岩石物理学理论、AVO 基本理论和AVO 反演理论研究为基础,通过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的正演模拟,研究证明了地下岩石的岩性、物性信息隐含于叠前地震道集的振幅信息之中,振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