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k3基因敲除孤独症小鼠前扣带回皮层兴奋性突触功能损伤致社交行为障碍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g_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s)是一组神经发育障碍性症候群。该病起病于婴幼儿时期,但持续终身,需要长期康复训练治疗和终身的社会支持,继而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社交行为障碍是孤独症病人的核心症状之一。由于不同患者社交障碍具有高度异质性,使得社交障碍的治疗和研究均异常困难,其原因之一在于社交行为本身的神经工作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临床研究显示,前扣带回皮层(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在社交相关行为中激活,而存在社交障碍的精神疾病患者ACC出现代谢和功能性连接异常。更重要的是,ACC与调控社交行为不同阶段的多个神经网络存在突触联系,例如观察性学习、社交情感以及价值处理网络等,强烈提示ACC在社交行为中的重要调控作用。然而ACC是否参与以及如何参与ASDs小鼠的社交障碍目前尚未报道。SHANK家族(SH3 and multiple ankyrin repeat domains,Shank1-3)编码兴奋性突触后致密体支架蛋白,连接PSD-95(Postsynaptic Density protein-95)、Homer等分子,与谷氨酸离子型、代谢型受体和细胞骨架蛋白等相互作用,能够促进兴奋性突触的形成、树突棘的发育以及维持突触功能的稳定。临床研究发现Shank3单基因突变可导致ASDs的发生,Shank3敲除小鼠也出现了社交行为障碍、刻板行为等典型的ASDs样表现。因此Shank3敲除小鼠是目前研究ASDs兴奋性突触改变机制较好的模式动物之一。本研究利用Shank3敲除小鼠作为研究模型,从ACC的兴奋性突触切入,发现Shank3敲除小鼠ACC的兴奋性突触存在结构和功能异常,而兴奋性突触的异常进而引起了ACC锥体神经元活动降低。通过光遗传学特异性激活、抑制ACC锥体神经元活动,能够改善Shank3敲除小鼠社交行为障碍或诱发野生型小鼠出现ASDs样的社交行为异常。通过在体ACC局部特异性敲除或再表达Shank3,能够双向调节ACC突触功能及社交行为。全身或ACC局部给予AMPA(α-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propionic acid)受体的正向变构调节剂CX546能够增强ACC兴奋性突触功能,改善Shank3敲除小鼠的社交行为障碍。本研究揭示了ACC参与孤独症社交行为障碍的新机制,阐明了Shank3缺失引起的ACC兴奋性突触功能损伤与社交行为障碍的内在联系,为理解ASDs的社交障碍机制、开发潜在的药物或干预靶点提供了新思路。研究方法1)兴奋性突触形态:利用腺相关病毒(AAV)及森林脑炎病毒(SFV)稀疏标记ACC锥体神经元,并通过Imaris进行3D图像重塑分析神经元形态和树突分支及树突棘形态。利用透射电镜拍摄ACC兴奋性突触,分析突触后致密带长度及厚度。2)兴奋性突触功能:利用膜片钳技术在离体脑片上记录ACC锥体神经元,分析微小型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 EPSCs)、双脉冲刺激(PPR)、不同谷氨酸受体介导的兴奋性电流、长时程增强(LTP)等突触功能指标。利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不同谷氨酸受体亚型的表达水平。3)在体ACC神经元活动监测:利用在体钙信号成像方法,在小鼠进行社交行为时,同步进行光纤记录钙信号活动。利用多通道电生理记录结合光遗传学刺激的方法,观察不同光遗传学激活频率对ACC神经元活动的影响。4)在体ACC神经元活动调控:利用AAV-Ca MKIIa-Ch R2-EYFP/AAV-Ca MKIIa-Np HR-EYFP病毒载体进行ACC局部表达光敏感通道,通过光纤植入进行在体光遗传学调控。利用DREADDs病毒载体进行ACC局部表达h M3Dq,腹腔注射CNO进行在体化学遗传学调控。5)ACC神经元局部敲除Shank3:基于CRISPR/Cas9技术,利用AAV-CMV-Sa Cas9-sg RNA病毒载体进行ACC局部注射,特异性敲除ACC神经元Shank3。6)ACC锥体神经元Shank3重表达:基于Cre/loxp系统,利用Shank3fx/fx转基因动物,局部注射AAV-Ca MKIIa-cre-GFP病毒载体,特异性在锥体神经元中重新表达Shank3。7)药物调控AMPA受体功能:腹腔注射不同剂量CX546,或ACC埋置双侧套管后局部给药。8)动物行为学检测:利用三箱、小鼠直接社交接触实验检测小鼠社交行为能力;使用连续录制结合视频分析方法检测小鼠刻板理毛行为;采用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埋球、新物体识别等实验检测小鼠焦虑样行为。实验结果1)Shank3敲除小鼠ACC锥体神经元树突分支复杂度降低、树突棘密度降低且成熟树突棘比例下降;兴奋性突触后致密带长度及厚度降低。2)Shank3敲除小鼠ACC锥体神经元中m EPSCs频率及幅度降低、AMPA受体介导的兴奋性突触传递功能下降、Glu R1表达降低、长时程可塑性变化LTP受损。3)Shank3敲除小鼠ACC锥体神经元兴奋性突触驱动的动作电位产生能力降低、固有电生理特性没有显著改变、在体社交行为相关的神经元活动减少。4)光遗传学及化学遗传学激活ACC锥体神经元中能够改善Shank3小鼠社交行为障碍;光遗传学抑制ACC锥体神经元能使野生型小鼠出现孤独症样社交行为障碍。5)ACC局部条件性敲除Shank3能够诱导与Shank3全敲小鼠类似的突触功能损伤及社交行为异常表型,对刻板及焦虑行为无明显影响;ACC局部再表达Shank3能够部分挽救Shank3敲除小鼠的突触功能及社交行为障碍。6)全身或ACC局部给予AMPA受体正向变构调节剂CX546能够改善Shank3敲除小鼠兴奋性突触功能及社交行为障碍。结论总结本课题研究,我们发现Shank3敲除小鼠模型前扣带回皮层兴奋性突触出现显著损伤,其损伤造成的神经元活动降低与社交行为异常相关。通过多种手段分别干预ACC神经元活动、Shank3表达水平、AMPA受体功能,多维度证明了ACC功能障碍与孤独症模型小鼠社交行为的因果关系,为以ACC作为干预靶点的孤独症治疗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和目的自身免疫是指机体的T细胞或B细胞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应答反应,正常水平的自身免疫对清除自身的损伤、突变及癌变的细胞,维持自身稳态至关重要;但是当自身反应性T细胞或B细胞由于某些因素异常活化时,则会导致组织损伤,进而引起自身免疫病。除了T细胞和B细胞外,还有多种细胞和分子参与这个过程;由于涉及的组织和器官不同,不同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有很大差异。MiR-21是研究最为广泛的microRN
学位
江西地区的文化历史悠久,形成了多元化、多样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项目,体现了江西地区卓越的传统文化魅力。因而,作为珍贵的非遗音乐,在不断的文化变迁中,要进行合理和科学的保护和传承。在本文的研究中,基于江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项目的传承现状,从教育传承、内容整合、路径创新、制度优化四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实践。
期刊
研究背景:运动对健康的促进作用日益突显,并有望成为缓解糖尿病心肌病(DCM)病理性心脏重构的有效干预方式,而运动诱导的心脏保护作用确切分子机制有待深入探讨。课题组既往研究结果表明,哺乳动物Sterile 20样激酶1(Mst1)是糖尿病心肌病进展的关键调节因子,提示了运动与Mst1在糖尿病心肌病中可能存在相关性,但具体调控机制仍不甚明了。材料与方法:课题应用5日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法
学位
背景CD4+辅助性T细胞是免疫系统中一群必需但又组成复杂的细胞类型。细胞外直接接触的细胞因子环境通过多种信号途径调控初始T细胞向特定的效应细胞类型分化。有关该过程调控机制的研究不仅是免疫学界甚至多种交叉学界关注的焦点,也为肿瘤、感染和自身免疫疾病等多种疾病的认识与治疗提供重要依据。CD4+T细胞包含多种细胞亚群,目前已知的有Th1,Th2,Th17,Th9,Th22,Tr1,Treg和Tfh等。这
学位
分析了山东省荣成市东部桑沟湾及邻近海域200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重金属元素(As、Cd、Cr、Cu、Hg、Pb、Zn)含量分布特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研究了重金属元素对环境的污染情况。结果表明,桑沟湾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多数重金属元素含量由湾内向周围降低,As、Cd、Cr、Cu、Hg、Pb、Zn平均含量分别为6.51、0.11、64.86、18.05、0.015、27.74、75.21μg/
期刊
肺癌是日益严重的全球公共健康问题,近些年尽管人们努力改善和优化肺癌诊断技术和治疗手段,肺癌仍然占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病例的四分之一,目前每年有220万人被诊断为肺癌,有180万人死于肺癌。肺癌可以分为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其中NSCLC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5%以上。在过去的2
学位
核电厂控制室通风系统(DVC)在核电机组的运行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系统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核电机组运行的运行状态。文中主要对福清核电3号机组DVC系统在调试期间出现的温度低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原因分析,在完成冷水调节阀卡涩问题处理、温度控制板档位选择错误问题纠正以及030JA接触器控制回路改造后,最终彻底的解决该问题,问题的分析、处理方法为后续类似问题的处理提供参考。
期刊
研究背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的发病率和肿瘤相关致死率均排在恶性肿瘤前列。尽管近年来其分子遗传学相关研究进展迅速,但由于化疗抵抗的出现使得其治疗情况仍不容乐观。因此,揭示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内在分子机制对提高其治疗的有效性依然有重要意义。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PRMTs)是催化
学位
研究背景和目的:Bruton’s酪氨酸激酶(Bruton’tyrosine kinase,BTK)参与B细胞正常发育、且参与维持恶性细胞异常表型。BTK其实不仅表达于B细胞,同时也表达于其他多种非T系造血细胞,靶向BTK具有较为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伊布替尼是第一代BTK抑制剂,已在多种B系淋巴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凸显优越疗效。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较常见的造血系肿
学位
研究背景: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有大量患者因其而死亡。目前,其治疗的主要方式依然是手术治疗。而对于不可切除食管癌患者治疗方法是以放疗和化疗等为主的综合治疗,但总体效果不满意。其他局部治疗多采取消融技术来缓解症状,抑或减小肿瘤以达到可再次手术的目的,如射频消融、冷冻消融及微波消融。然而,这些方法主要是以热效应发挥作用,对组织缺乏选择性。不可逆电穿孔(irreversible e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