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基非晶合金的磁热性能与力学性能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xgxgx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基非晶合金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磁学性能和耐蚀等性能,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对铁基非晶合金各方面性能的研究对材料的发展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铁基非晶合金为研究对象,制备了Fe-Zr-Cu体系的非晶条带,并分别研究了其磁热性能及力学性能;为了更深入认识铁基非晶合金的力学行为,又研究了Fe-Ni-P-C块体非晶合金的力学性能。本文首先制备了Fe91-xZr9Cux(x=0.0,0.2,0.4,0.6,0.8,1.0)六种成分的非晶合金条带,通过用Cu置换Fe来探究Cu对铁基非晶合金磁热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法进行表征,选取Fe91-xZr9Cux(x=0.0,0.4,1.0)三种样品,利用磁学测量系统测试其磁热性能。研究发现,随着Cu的加入,居里温度从210 K(x=0)增加到218 K(x=0.4)又随着Cu进一步增加降低到214K(x=1.0)。在50 kOe的磁场条件下,Fe91-xZr9Cux(x=0.0,0.4,1.0)非晶条带带的最大磁熵变(-ΔSMmax分别为2.79,2.75和2.88 J·kg-1·K-1。Fe91-xZr9Cux(x=0.0,0.4,1.0)非晶条带的磁制冷能力(RC)分别为120,121和114 J·kg-1。研究表明,适量的Cu取代可以提高Fe基非晶合金的RC和(-ΔSMmax。其次,在得到Fe91-xZr9Cux(x=0.0,0.2,0.4,0.6,0.8,1.0)六种非晶条带后,对这几种条带进行了拉伸力学实验,发现几种条带的断裂强度分别为1752,1440,1355,1531,1107和1221 MPa。维氏硬度大小分别为726,719,728,702,719和723 HV,没有明显的规律变化。之后用熔体抽拉法制备出Fe91Zr9的非晶丝进行拉伸,断裂强度约为1600 MPa,与条带对比发现应力应变曲线的斜率较为接近,其强度极限与弹性极限略低于条带可能是因为样品中存在一定缺陷。最后,为进一步研究块体铁基非晶合金的力学性能,通过调节助熔剂得到了大塑性的Fe70Ni10P13C7和Fe60Ni20P13C7块体非晶合金。研究表明,这两种铁基块体非晶合金的塑性可能由Fe-Ni和Ni-Ni的金属-金属键决定,这使得这种非晶合金在单轴压缩条件下能够承受超过50%的应变而不发生断裂,并且在室温下可以弯曲。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膝关节手术中的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方法 120例行膝关节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配合,研究组患者施以综合护理配合,对比分
本论题涉及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之内两个具体的研究领域:历史题材文学研究与巴蜀作家研究;主要目的是在历史文学视阈下探讨现当代巴蜀作家书写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特色与得失,同
笔者主要从材料选型、排砖布局等方面阐述了卫生间整体装修策划的主要内容,并详细介绍了卫生间装修工序,然后提出了卫生间装修的施工方法。 The author mainly elaborates t
本文就如下几个问题进行了研究:(1)随机隐拟变分不等式解的存在性及迭代逼近算法;(2)广义非线性混合拟似变分不等式及预校正迭代算法;(3)单个几乎渐近非扩张型映象的不动点以及
中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学会学习是一项有助于他们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重要技能。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本文研究目的是了解中学生自我调节学习和中学生幸福感现状及其二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社会各界逐渐意识到价值评估对企业各项经营发展和管理决策的重要性。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程度与英美发达国家相比,还较为落后,有关企业价值评估的各项理论研究还不够成熟,相关实践案例也比较缺乏。在众多评估方法中,采用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法对企业进行价值评估,其核心思想是对企业未来盈利能力折现与当前的企业价值加总得到的企业内在价值,其评估结果不仅能体现该企业在当前阶段的经营状况,还
生物毒性检测能够直观地反映污染物和环境样品的毒性特征,且逐渐发展成为借助常规水质标准浓度限值评价水质安全的重要补充。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越来越多的有机污染
随着现代化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各国关于云计算的研究和探索在不断的深入。云计算作为未来的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一门核心技术,各国都对云计算的研究不断加快,对云计算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鉴定白色念珠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在白色念珠菌核糖体RNA编码基因(r DNA)中的内转录间隔区2(ITS2)上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 Man-MGB探针,通过实
科学新课标改革大背景下,国家着重于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突出科学探究,体现科学本质。而科学情境教学正与新课标的理念不谋而合,通过科学情境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解决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