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包世臣一生历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作为清代中后期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在继阮元之后毅然扛起了“碑学”的大旗。他在碑学巨著《艺舟双楫》中以前所未有的细致和精微对北碑书法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赞美,这对推动碑学大潮的最终到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无可否认,包世臣在清代碑学的发展进程中是有着“承前启后”之功的。然而,长久以来人们往往只是把他局限于对“北碑”的探讨和赞美这狭窄的一面,这对全面、客观的认识包世臣及其书法史上的价值无疑是偏颇的。基于此,有必要对包世臣书学思想做一次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即包世臣的生平与著述、书学思想的形成、内容以及影响等四个方面作一立体性的关照。具体思路是:第一,在对包世臣书学思想具体探讨之前,对其生平与著述做具体而客观的考察。第二,分别从包世臣所处的社会文化语境,即清代学术的复古思潮、帖学的衰微、金石学的兴盛、游幕对包世臣书学思想的形成提供的有利条件以及阮元理论的先导之功等五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三,分别从技法论、书体论、品评论以及书学思想的双重性等四个方面对包世臣的书学思想做了详尽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第四,考察“包派”的形成,以及如赵之谦、康有为等“包派”以外书家的贡献来论述了包世臣书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总之,本文试图通过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对包世臣书学思想做较为全面的梳理,以期对包氏的书学有更深层次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