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瓷砖画是葡萄牙最具文化辨识度的艺术形式,代表了独具特色的装饰形态。16-17世纪是葡萄牙瓷砖画发展的巅峰时期,而这一时期同时也是中葡文化与经济交流最为频繁的历史阶段,因而其风格的产生及发展不免与同时期中国文化元素发生关联。从风格的流变形态及过程来看,中国文化元素贯穿了葡萄牙瓷砖艺术风格的始终,从中欧海上贸易到对欧洲地区影响深刻的文化交流,“中国式”风格成为串联这一流变过程的主线。这一过程并非是简单的直接影响的结果,而是在16-17世纪全球大航海贸易环境下受当时中欧整体性经济贸易与文化交流的综合影响下形成的,是一种渐进式过程。即中国文化元素首先在荷兰代尔夫特陶器、欧洲洛可可风格等艺术形态中得到体现,继而影响葡萄牙瓷砖画。论文以葡萄牙瓷砖画为研究对象,目的不仅是为了探究其艺术风貌的形成机制,分析中国文化元素对其审美、设计等影响;更在于通过这种文化流变方式的研究,来探讨其对现代瓷砖画装饰领域的设计创作启示。从而揭示青花这种极具中国古典风格的装饰形态,为何最终在远渡重洋的葡萄牙发展兴盛,成为当地最具文化辨识度的艺术特色之一。论文的研究结构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对16-17世纪中葡海上贸易及文化交流进行阐述,从大航海时代背景入手来分析二者之间的文化渊源;二是就中国文化元素在葡萄牙瓷砖画中的体现及影响机制展开分析论述,从而厘清这一文化流变过程的体系与脉络;三是针对葡萄牙瓷砖画的发展过程进行发散思考,分析其对现代陶瓷壁画装饰发展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