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w/TC4复合材料电子束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job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对钛合金的性能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传统单一钛合金在某些方面已经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人们将目标转移到具有更好的高温性能、更好耐磨性的钛基复合材料。本课题基于钛基复合材料研究的基础上,使用真空电子束焊实现了体积分数为3.5%TiBw/TC4复合材料的连接,通过电子束焊接工艺优化获得成形美观、性能优良的电子束焊接接头。对典型接头显微组织、性能、基体晶粒尺寸、应力分布和增强相分布、形态进行了分析,探究了接头断裂位置变化的原因,对焊缝气孔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对电子束焊接工艺对材料的耐磨性以及耐腐蚀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首先分析了母材组织及性能,TiBw/TC4复合材料中Ti Bw增强相在基体中呈明显的非连续性网格状分布,母材中存在明显的Ti Bw富集区及Ti Bw分布较少的区域,母材抗拉强度为1170MPa。通过电子束焊接工艺优化发现焊接工艺对焊接接头成形及性能影响明显。最优电子束焊接工艺参数:焊接速度400mm/min,焊接束流10m A,聚焦电流593m A(表面聚焦),扫描参数X=Y=200、频率500Hz,室温抗拉强度为1125MPa。对焊缝熔合线附近气孔进行分析,熔合线附近气孔主要由氢气孔以及材料本身制备过程中引入的气体共同作用形成,在电子束焊接过程中由于焊接速度较快气泡来不及溢出而残留在熔池内形成气孔,可以通过添加电子束扫描等焊接工艺优化减少气孔数量,提高接头室温抗拉强度、耐磨性以及疲劳性能。选取典型接头进行分析,TiBw/TC4复合材料电子束焊接接头呈现倒置“钟罩形”,焊缝靠近熔合线附近为树枝状晶区及焊缝中间位置的等轴状晶区。焊缝内显微硬度平均值为436HV高于热影响区并都高于母材。基体TC4晶粒平均直径在焊缝为3.05μm,热影响区略增大至3.50μm,母材明显增大至12.80μm,在远离焊缝的热影响区与母材边界处形成接头薄弱区域。焊缝内增强相呈网格状分布,网格尺寸相对母材明显减小,增强相形态为细小的晶须状,制备过程中残留Ti B2在焊接过程中也与基体Ti发生反应生成晶须状Ti B。最后探究了电子束工艺对TiBw/TC4复合材料耐磨损性以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经历了电子束焊接热循环后耐腐蚀性及耐磨性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不同焊接工艺对耐腐蚀性及耐磨性的影响不同。
其他文献
随着卫星技术的发展,对太阳翼帆板展开机构的展开精度的要求来越来越高。机构中的运动副间隙对于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机构的功能越强大,结
近年来,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开发新型能源迫在眉睫。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以其清洁、低成本、原材料易得、柔性可大面积制备等优势,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新能源开发与利用
目的:探讨砷氟联合暴露诱导大鼠H9c2心肌细胞损伤及凋亡的特征;阐明自噬在砷氟暴露致心脏毒性过程中的相关机制,以及在此过程中砷和氟之间的互作关系。方法:本研究选取大鼠H9c2心肌细胞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3析因设计,共分为9组:对照组(0μM NaAsO2,0mg/L NaF,C组)、高砷高氟组(25μM NaAsO2,35mg/L NaF,As25F35组)、高砷低氟组(25μM NaAsO2,
随着网络科学的高速发展,人类生活已经进入复杂网络时代,人类的生产生活也已经与复杂网络密不可分,如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社会关系网、电力网、神经网络、交通网和新陈代谢
目的:研究蛋白棕榈酰化修饰在铝抑制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AMPA)受体运输中的作用。方法:1.培养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简称PC12细胞),用不同浓度的麦芽酚铝(Al(mal)_3)对PC12细胞处理不同时间后,用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确定染毒时间和染毒剂量。2.染毒结束后,分别提取膜蛋白(M)和总蛋白(T),用Western-Blot法检测AMPA受体亚基GluR1
自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房地产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并逐渐成长为我国的支柱行业。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的20年时间,房地产市场开始出现了“区域分化”的局面:有的城市
我国有丰富的水菱镁矿资源,其具有优良的阻燃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无机阻燃领域,也是制备氧化镁与碳酸镁的重要原料之一。但目前我国对水菱镁矿提纯及应用研究较少,因此对于水菱
近年来,大气污染问题已成为影响人们身体健康、日常生活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精确遥感反演气溶胶光学厚度,全面监测大气污染变化对环境治理和城市规划具有重要需求价
大气颗粒物是现阶段影响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颗粒物的浓度高低和尺寸大小会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的发病率、死亡率,颗粒物的尺寸越小对健康的影响越大。超细颗粒物的颗粒数量浓度在大气颗粒物中占有重要的分额。大气中的超细颗粒物可以引发肺部的炎症反应和呼吸道疾病,同时能够穿透肺的较深区域进入血液循环,并且最终导致其他组织器官的炎症反应等不利健康效应。超细颗粒物的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容易吸附多种污染物质比
目的:在焦化厂工人中,分析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暴露、端粒长度和空腹血糖水平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以及端粒长度在PAHs暴露所致血糖异常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