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焦化厂工人中,分析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暴露、端粒长度和空腹血糖水平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以及端粒长度在PAHs暴露所致血糖异常中的作用,为焦化厂工人的糖尿病预防和早期检测指标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2017年对山西省某焦化厂的一项横断面调查中选择692名工人,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工人的基本健康信息。健康体检信息由合作医院体检人员提供。采集晨尿和血样,分别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HPLC-MS)检测尿中11种PAHs代谢物[(1-羟基芘(1-hydroxypyrene,1-PYR),1-羟基萘(1-hydroxynaphthalene,1-NAP),2-羟基萘(2-hydroxynaphthalene,2-NAP),2-羟基芴(2-hydroxyfluorene,2-FLU),3-羟基芴(3-hydroxyfluorene,3-FLU),2-羟基菲(2-hydroxyphenanthrene,2-PHE),1-羟基菲(1-hydroxyphenanthrene,1-PHE),9-羟基菲(9-hydroxyphenanthrene,9-PHE),9-羟基苯并[a]芘(9-hydroxybenzpyrene,9-BAP),6-羟基?(6-hydroxychrysene,6-CHR)和3-羟基?(3-hydroxychrysene,3-CHR)]的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测定外周血细胞端粒长度。运用改进的泊松回归模型(Modified Poisson regression model)评估尿中PAHs代谢物水平与空腹血糖异常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运用多重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尿中PAHs代谢物与端粒长度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运用中介效应的分析方法探讨端粒长度在尿中PAHs代谢物与空腹血糖水平异常中的作用。结果:1.研究对象平均年龄40周岁,其中有12.57%(87/692)的工人空腹血糖水平异常(>5.6 mmol/L)。血糖异常组中年龄较大(≥38周岁)、男性、目前吸烟和喝酒,以及超重(BMI≥24)的工人较多。全部研究对象的尿中1-PYR浓度的中位数为0.09 ng/ml,血糖异常组中尿1-PYR水平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工人的端粒长度中位数为0.39(T/S),正常组与异常组之间端粒长度以及其他尿中PAHs代谢物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2.将尿中1-PYR的浓度按照三分位数(Tertile,T)分为T1(低暴露)、T2(中暴露)、T3(高暴露)三组,作为自变量。改进的泊松回归分析显示,校正了年龄、性别、吸烟状况、饮酒状况、取暖方式、BMI、体力活动水平和饮食习惯(盐、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以及其他尿中PAHs代谢物的浓度后,尿中1-PYR水平与血糖异常之间密切相关,T3组出现血糖异常的风险是T1组的1.08(1.01-1.16)倍。趋势检验显示,随着尿中1-PYR水平升高,空腹血糖异常的风险也增加(Ptrend=0.007)。3.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了年龄、性别、吸烟状况、饮酒状况、取暖方式、BMI、体力活动水平和饮食习惯(盐、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以及其他尿中PAHs代谢物的浓度后,1-PYR水平对端粒长度有显著影响,T2组和T3组的端粒长度较短的风险分别是T1组的1.53倍(OR=0.47,95%CI:0.28-0.79)和1.59倍(OR=0.41,95%CI:0.23-0.76),且趋势检验显示,随着尿中1-PYR水平的升高,端粒长度缩短的风险也随之升高(Ptrend=0.045)。4.以端粒长度的三分位数将全部参与者均等分为端粒长度较短、中等和较长三组人群。分别进行尿中1-PYR与空腹血糖水平的改进的泊松回归分析。调整年龄、性别、吸烟状况、饮酒状况、取暖方式、BMI、体力活动水平和饮食习惯(吃盐、蔬菜和水果的量)以及其他尿中PAHs代谢物的浓度等混杂因素后,在端粒相对长度为中等水平的工人中,1-PYR的高暴露组(T3)中出现血糖异常的风险是低暴露组(T1)的1.16(1.02-1.31)倍,出现血糖异常的风险与1-PYR暴露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更为显著(Ptrend=0.006)。5.应用中介效应分析端粒长度在1-PYR致空腹血糖水平异常风险增加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结果显示,在端粒长度中等的工人中,端粒长度是1-PYR与空腹血糖异常之间的中介变量,1-PYR致血糖水平异常风险增加的作用中,有11.7%(2.2%-43.3%)是由端粒长度来介导的。结论:1.焦化厂工人PAHs暴露会增加空腹血糖水平异常的风险,且PAHs暴露与血糖水平异常风险之间呈显著的剂量-反应关系。2.焦化厂工人PAHs暴露与端粒水平缩短有密切关系,且PAHs暴露与端粒长度缩短呈显著的剂量-反应关系。3.在端粒长度中等水平的焦化厂工人中,端粒长度可能作为PAHs暴露导致的血糖异常中的中介因子参与介导了PAHs暴露与血糖异常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