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解决对金不断增长的需求和有限资源之间的矛盾,除继续寻求新的矿产资源外,对尾砂、废渣和废液等资源的利用是必不可少的。氰化法浸金由于会产生大量的含氰污水,给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而受到限制,因此寻找氰化物的替代品非常必要。目前对非氰化法浸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硫脲法、硫代硫酸盐法、水氯法、溴法等。这些方法具有溶金速度快、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小等优点。本论文以含金工业废渣为研究对象,以建立可行的废渣中非氰化法提金工艺路线为目标,筛选适合该冶炼废渣的浸出方法,确定其工艺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浸金动力学实验研究,制定工艺流程,以达到清洁提金、变废为宝的目的。论文首先筛选硫脲为浸出剂,以金浸出率为指标,分别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和正交试验法,考察硫脲浓度、浸出时间、硫酸用量、液固比等因素对工业废渣中金浸出率的影响。由正交试验方差分析得出,影响硫脲浸金的最主要因素是硫脲浓度,其次是浸出时间和液固比,而硫酸用量的影响相对最小。由于伴生组分Cu、Zn可能对金的浸出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用硫脲浸金前分别进行稀硫酸预浸实验和焙烧预处理实验,结果表明预浸前后和焙烧前后金的浸出率分别提高0.32%和1.3%,表明该工业废渣中铜、锌的存在对金的浸出影响不大。实验优化工艺条件:硫脲浓度为15 g·L-1,硫酸用量为55ml,液固比为3,浸出时间3h,金的浸出率可达到93.50%。其次以硫氰酸铵为浸出剂,通过条件实验分别考察硫氰酸铵浓度、软锰矿用量、pH值、液固比和浸出时间对金浸出率的影响。得出最佳浸出条件为:硫氰酸铵浓度为6%,软锰矿用量为矿粉量的7.5%,pH值为1,液固比为2,浸出时间5h,金的浸出率可达到81%。通过对硫脲、硫氰酸铵两种非氰浸金试剂系统的浸金试验研究,综合考虑金浸出率、反应条件的控制难易程度及生产成本等因素,本试验最终选择硫氰酸铵作为浸出剂,进行浸金过程宏观动力学研究。实验分别考查硫氰酸铵浓度及化学反应温度对浸金速率的影响,最终确定该浸出反应对SCN-的反应级数为0.4,反应活化能为15.80kJ·mol-1,反应速率常数k=0.3113·e-1900/T。由活化能数据初步判断硫氰酸盐浸金反应的速控步骤为固相扩散与化学反应控制。硫氰酸盐浸金的动力学方程为:论文通过对废渣物理化学性质、系统的浸金实验及浸出动力学的研究,最终提出了以硫氰酸铵为浸金剂,从冶炼工业废渣中提取回收金的合理工艺路线。为尾渣的合理利用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