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利西斯》中的历史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voy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詹姆斯·乔伊斯的代表作,《尤利西斯》描述了主人公波德·布卢姆于1904年6月16日一昼夜之内在都柏林的种种日常经历。在经历了八十年的褒贬毁誉之后,其在世界文坛的重要地位已经不容质疑,更是成为现代主义小说的里程碑。自问世以来,批评家从心理分析、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一部伟大的作品是历史的产物,它必然反映历史,带给后人深刻认识历史、反思历史,而《尤利西斯》更是这样的一部作品。在《尤利西斯》中,乔伊斯以其超出时代的眼光和深邃的思维深度深入爱尔兰社会,深刻反映了爱尔兰历史的各个方面以及他对历史的态度,表现了他对所谓的正统历史的质疑和反抗。同时,由于历史并非代表全部的史实,它受到意识形态、文化等多方面综合因素的影响,因而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不同的阶层为维护自身利益对历史会有不同的解读,也就是不同的阶层在“制造”不同的历史,因此深刻认识《尤利西斯》中的历史问题,对于理解作品的丰富内涵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试着发掘《尤利西斯》中乔伊斯对历史的态度及不同力量派别对历史的主要呈现方式,并由此尝试分析乔伊斯对爱尔兰走出历史噩梦可行途径的探索。全文分为五部分,引言部分简要回顾了乔伊斯研究史以及对《尤利西斯》中历史问题的研究概况,并同时总结了《尤利西斯》在中国的研究情况。论文的第一章阐明乔伊斯对历史的态度。对于乔伊斯而言,由于受到英国殖民统治、宗教冲突、民族主义等因素错综复杂的影响,历史是其努力从中醒过来的一场噩梦;受到维柯等人的影响,乔伊斯认为历史是不同力量派别特别是英国殖民者、其随从以及民族主义者“制造”的产物,其中充斥着扭曲与曲解。除此之外,在《尤利西斯》当中,乔伊斯选取小人物布卢姆(一个年龄在三十八岁、游荡于都柏林的广告推销员)作为小说的主要人物,这与把大人物作为小说主角的做法大相径庭,反映了他反英雄主义的历史观。论文的第二章探讨了《尤利西斯》中英国殖民者、其随从以及民族主义者对历史主要的呈现方式并分析背后的真实目的。在《尤利西斯》当中,英国殖民者及民族主义者,尽管利益不同,他们采用了一种相同的方法来呈现历史,即寻找替罪羊(通常为女性和其他民族)来承担爱尔兰社会的种种不幸并把这一切归咎于他们。另外英国殖民者还宣扬目的论,认为整个人类的历史都朝着一个伟大的目标前进。同时该章接着分析影响历史呈现的背后的真正目的,认为英国殖民者背后的真正目的在于寻求意识形态控制和经济利益,而民族主义者则在于寻求英国殖民统治下的自我安慰、民族尊严及民族纯洁性。在该章的最后一部分,论文还分析了乔伊斯在殖民者和民族主义者呈现历史这一问题上的深刻洞察力。论文的第三章分析对爱尔兰走出历史噩梦的种种探讨。这一章展现了爱尔兰对走出历史噩梦的种种努力。然而这些努力(如宗教、民族主义、文化复兴以及母爱等)都有其自身的缺陷,不能切实使爱尔兰走出历史噩梦。因此该章接着探讨了乔伊斯的可以使爱尔兰走出历史噩梦的可行途径,即通过构建新的爱国主义来帮助爱尔兰走出历史的噩梦。论文的结论部分进一步总结深刻认识历史问题对理解《尤利西斯》的重要意义,认为乔伊斯对历史的关注实际上表现了他对爱尔兰命运的关注,同时乔伊斯对历史的态度更成为其对所谓正统历史的反抗。此外,正确认识历史,以史为鉴,对于我们仍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尤利西斯》中历史的阐述,以期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使该问题更加系统化。
其他文献
苏联卫国战争结束后,国内出现了大量描写“英雄主义”的军事题材的文学作品,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战争文学创作者。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期起,苏联的文学界除了表现工人、农庄、卫国
在马修·阿诺德的诗中,文化焦虑无处不在:这不仅体现于他诗歌的选题,也体现在他诗歌的技巧和风格上。阿诺德是个严肃的思想者,也是个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他在史无前例的工业
学位
在描写吸血鬼的作家当中,“吸血鬼之母”安妮·赖斯可谓是美国当代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从1976年以《夜访吸血鬼》一书在文坛崛起,安妮·赖斯先后有十余部吸血鬼小说相继问世,构成
冲沟地形是煤矿工业场地设计涉及较多的地形地貌之一,该类别场地设计除满足一般工业场地要求外,因其特殊性还须贯彻结合冲沟现状、减少工程费用、加强防护等原则。本文结合几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情态系统为理论框架,对英汉小说语料中的概率情态进行比较分析。通过统计分析英汉概率情态在表达形式、取向和量值等方面的频率和分布情况,发现英汉情
学位
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长久以来大多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是课堂的主角,而学生在课堂上则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很少主动地做出反应。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