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长久以来大多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是课堂的主角,而学生在课堂上则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很少主动地做出反应。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自主能力的培养。因此近几年来大学英语教学逐渐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到以学习者为中心;越来越多的教师和研究者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能力,并开始引入新的教学模式。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系统的教学模式,将项目以需要解决的问题或任务交给学生,然后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主动、探究的学习来完成项目,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很多学术研究证实项目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此外项目教学法使学生接触到不同的学习方式,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学生,可帮助他们发挥各自的学习优势,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同时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终身自主学习的能力。国外许多学者对项目教学法的有效性,学生和教师对此方法的观点等方面进行了不少的研究。但在中国这还是一个比较新的议题。大部分的研究是在小学和中学的技能型课程上实施的,比如:数学、化学,而在大学英语这一领域中进行的实证研究很少。
鉴于此,本文旨在探讨项目教学法对中国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所产生的影响,以及不同水平的学生对此种方法所持的态度。此外,开展实验深入调查如何将项目教学法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以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能力。本研究选取河南理工大学两个平行班的80位非英语专业学生作为被试者,将其编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对实验组进行一学期的项目教学法,而控制组的学生仍然接受传统的教学模式。研究工具包括反思性日记、访谈、调查问卷、前测和后测。
研究数据表明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对项目教学法作出了高度评价,通过项目教学法他们提高了学习兴趣,扩充了词汇量,提高了阅读能力,丰富了英语知识。虽然不少学生觉得此种教学方法并没有提高他们的写作和口语能力,但仍有一些学生承认他们的写作和口语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此外他们的学习自主性也获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项目教学法对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影响存在着差异。同时实验结果显示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实施项目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尽管此次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它却对中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颇有意义的启示。
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本文的布局结构。第二章是文献综述。第三章是对实证研究的方法论介绍,包括研究问题、被试者、研究工具、实验过程、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第四章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第五章则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提出本研究的教学启示,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今后研究提出有益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