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运动员后退步法与专项下肢力量训练动作肌肉用力特征的肌电分析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whoami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随着羽毛球运动发展国际化、运动训练科学化以及竞赛规则的不断变革,本文研究以羽毛球后退步法与专项下肢力量训练动作腿部肌肉用力的特征为对象,使用美国DELSYS公司生产的TrignotmWirelessSystem肌电仪器进行实验测试,并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和解剖学知识结合羽毛球后退步法和专项力量训练动作要领,全面的阐释后退步法腿部用力的内在规律,旨在促进后退步法的稳定性和流畅性,对找出合理有效的专项训练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首先对羽毛球运动员四种后退击球步法和四种专项力量训练手段中腿部肌肉进行表面肌电测试,获取肌电实验数据。其次,记录实验过程并做好访谈记录。最后,利用肌电分析系统,获取后退步法中启动、移动击球、回动三个阶段与专项力量训练肌肉iEMG的解析、发力顺序的对比分析。结论:1.从动作完成的时间来分析,四种基本后退步法的启动阶段、移动击球阶段、回动阶段中回动阶段所需要的时间最长。2.后退步与专项下肢力量训练动作肌肉用力激活顺序的对比分析中,在启动阶段,左后场2步交叉后退与全蹲前后左右弓箭步跳、左后场蹬转一步后退±起跳与半蹲跳肌肉激活的顺序基本相同;在移动击球阶段,右后场瞪转+并步与全蹲前后左右弓箭步跳、左后场2步交叉后退与原地转体跳180°肌肉激活的顺序基本相同;在回动阶段,右后场蹬转+并步与全蹲前后左右弓箭步跳、左后场2步交叉后退与原地转体跳180°肌肉激活的顺序基本相同。3.后退步启动阶段下肢用力特征与专项力量训练iEMG对比分析中,专项下肢力量训练动作针对后退步启动阶段下肢主要用力肌肉分别为:全蹲前后左右弓箭步跳——左股直肌、左腓肠肌,半蹲跳——左股二头肌,全蹲前后左右弓箭步跳——右股直肌,原地转体180°——右股二头肌,全蹲前后左右弓箭步——右腓肠肌;4.后退步移动击球阶段下肢用力特征与专项力量训练iEMG对比分析中,专项下肢力量训练动作针对后退步移动击球阶段阶段下肢用力肌肉分别为:全蹲前后左右弓箭步跳——左股直肌、左腓肠肌、右腓肠肌,半蹲跳——左股二头肌,半蹲跳——右股直肌,原地转体180°——右股二头肌;5.后退步回动阶段下肢用力特征与专项力量训练iEMG对比分析中,专项下肢力量训练动作针对后退步回动阶段下肢用力肌肉分别为:全蹲前后左右弓箭步跳——左股直肌、左腓肠肌、右腓肠肌;半蹲跳——左股二头肌、右股直肌;原地转体180°——右股二头肌。6.测试的四种常用步法,右后场蹬转一步后退±起跳中主要发力的肌肉为左腿的股二头肌;右后场蹬转+并步中主要发力的肌肉为左腿腓肠肌、右腿股二头肌;左后场蹬转一步后退±起跳中主要发力的肌肉为左腿腓肠肌、右腿股二头肌;左后场2步交叉后退中主要发力的肌肉为左腿腓肠肌、左腿股直肌。7.测试的四种常用专项下肢力量训练动作中,弓箭步交叉跳主要发力的肌肉为左腿腓肠肌、右腿股二头肌;原地转体跳180°主要发力的肌肉为左腿腓肠肌、右腿股二头肌;半蹲跳主要发力的肌肉为左腿腓肠肌、右腿股二头肌;全蹲前后左右弓箭步跳主要发力的肌肉为右腿股直肌、左腿腓肠肌。
其他文献
随着校外培训的盛行,校外培训现象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许多研究者投入到与校外培训有关联的问题的研究中,文献资料得以进一步丰富。校外培训学校的教学不仅照顾到学生的
儿童,特别是学龄前阶段儿童以无限的好奇与渴望看待着周围的事物,众所周知,这个阶段的儿童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具有生动画面感和绚烂色彩的动画片,不仅大大满足了儿童的
最近,人工智能系统AlphaGo大胜世界围棋冠军成为热门新闻,出现了人类会被机器人取代的悲观论,那么作为思维研究者,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思考呢?一方面这也正说明了人类相对完全
自2006年实施“特岗计划”以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截至到2013年,通过“特岗计划”共招聘36.1万余名特岗教师到农村任教,有效地解决了我国农村地区师资薄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教育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去。但是,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成本高,我国人均可享受网络教育资源经费有限。虽然国家在资源的共建共享上做了一些努力,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