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英作为新CET语法结构测试题型的效度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ral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项大规模、高风险的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ET4-6)一直受到教育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长期以来,围绕如何使大学英语考试能够更加有效地测量学生的英语水平这一问题,大学英语教育与测试工作者坚持不懈努力探索。2005年大学英语考试经历的一次重大改革就是这种努力的结果。改革的重要步骤之一,就是适度增加了建构性题型。汉译英这是其中的一例。这种首次出现在CET中的题型引起了本文作者的浓厚兴趣。   汉译英于2005年首次出现在CET4中,权重占总分值的5%。一年后,该题型又出现在CET6中。根据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所提供的考试细则:翻译部分主要考核学生运用正确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并按英语习惯表达思想的能力。尽管该题型已使用五年多,至今仍未有针对其效度的系统的专项研究。因此,本论文旨在研究汉译英作为语法结构测试题型的效度。   在汉译英题型的效度研究中,作者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包含一项测试。被试为上海中医药大学的59名大二学生,之前都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按照要求,他们必须在半小时内完成一份包括汉译英、改错和选择题的试卷。这三种题型都选自以往的四、六级试卷。在此项研究中,改错和选择题被视为测量语法的有效方法。之后,学生的汉译英分数与他们在这两项题型中所取得的分数以及CET总分相比较并计算相关系数。   定性研究包括一份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围绕学生对汉译英的效度以及其他方面的评价。在学生们完成了语法试卷后,随即对他们展开了问卷调查。   通过整理分析从测试以及问卷中所获得的数据,作者对汉译英题型的各方面效度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到了初步结果。第一,相关系数以及问卷结果表明汉译英题型有比较高的结构效度。第二,通过对汉译英考试内容与考试细则的比较,作者认为该题型有很好的内容效度。第三,从学生的反馈来看,汉译英有较好的表面效度。不过,部分学生认为该题型真实性有待提高。最后,个别学生在答题时未用到所要考的语法结构及词汇,作者认为给出关键词或许能提高考试的答题效度。   尽管此项研究还很不全面,但总体证明汉译英题型能够有效地测量学生的英语语法能力。
其他文献
美国女性主义文学创作先驱凯特·肖邦于1899年出版了她的传世之作也是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觉醒》。小说自诞生之日起便引起了新闻界和文学评论界的广泛争论,分歧不断。由于这部
在某种意义上,广告与语言都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们受文化影响,反过来也反映着文化,因此广告语言成了不同国家的人们进行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工具。大多数情况下,广告是借助语言在
文学作品风格的可译性与如何再现原文风格一直是翻译家争论的焦点。国内外大多数学者基本上赞同风格是有形的、可译的。本文以林疑今翻译的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为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