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金元时代历史文化的变迁,造成了戏曲的南北分野。关汉卿元杂剧《拜月亭》立足北方,以北曲的形式演绎了王瑞兰与蒋世隆的爱情故事。南戏《幽闺记》吸收了杂剧《拜月亭》的故事框架,对情节、人物形象都进行了扩充和改造,在主题思想及审美取向方面也有所改变。在情节上,《拜月亭》全剧围绕着爱情自由与封建婚姻制度的矛盾展开,而《幽闺记》则构建了国事与家事、两情相悦与门第匹配、父母做主与婚姻自由、朝廷恩命与爱情自由间的多重矛盾。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幽闺记》一改《拜月亭》中王瑞兰率真泼辣的形象,变得更加温婉含蓄,其反抗精神被大大削弱。《幽闺记》对其他人物的刻画也较《拜月亭》更加丰满,人物个性鲜明突出。在作品的主题思想方面,《拜月亭》强调的是反对封建婚姻制度,而《幽闺记》则强调遵循封建礼法,使一个原本反对封建婚姻制度、力争爱情婚姻自由的极具斗争性的故事,变成了一部宣扬封建伦理道德的作品。在审美价值取向上,《拜月亭》宣扬的是自由精神、个性解放,《幽闺记》则更加突出仁义礼智信等封建伦理道德;《幽闺记》中的人物虽托名女真人,实则更像汉人;《拜月亭》中体现了尚武精神,而《幽闺记》则弱化了这种倾向。纵观南戏《幽闺记》对整个故事的改编再创造,无不体现出其与杂剧《拜月亭》之间深刻的社会文化差异。而对比两部作品的文化差异,则能够体现宋金元时期各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