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男旦,简单来说,即是戏剧舞台上以男子之身饰演女性形象的演员。明时,开始出现专业男旦;到了清代,男旦们更是红极一时,一大批文人为其刊刻花谱,品评各色男旦。男旦的兴盛,一方面源于统治阶级对于女戏的禁止和约束,男性不得不代替女性演出;另一方面,也是戏剧表演更加依附民间,迎和观众口味的自觉。 男旦的表演艺术,从最初无意识模仿到明清时期的表演自觉,在文人与演员的同创作中,在不断地自我否定和经验积累中得到升华。从扮相看,男旦通过后天的面容修饰以及体态的训练,让观众“不辨伪妓”;从行腔演唱看,男性虽比女性低一个八度的音域,但从生理上来讲,他们中气十足,音域宽厚,只要训练得当,男旦完全能够达到甚至超过女旦的演唱效果,花谱记载中就有对男旦演唱“宛如雏凤”、“声技工稳”等的美誉;而且,较之女旦,他们几乎不会受到封建礼教对于女性束缚和压抑的影响,表演时大胆泼辣,这无疑满足了以男性为主要观众的审美诉求。中国古典戏剧舞台上的男旦继承了中国古典戏剧美学追求“神似”的传统,设身处地以男儿之身感悟女性细腻的情感心理,达到用“真情”演“假戏”的效果,丰富了中国戏剧“真假相成”的审美趣味;他们代代传承,形成各具特色的男旦表演流派,为促使戏曲全面繁荣,广泛传播而成为中国传统艺术中不可或缺的艺术样式,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