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厂突发事件条件下的群体疏散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wf890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工厂突变事件在国内外屡见不鲜,且往往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发生如此事件后,当务之急就是进行群体疏散。当前对群体疏散的研究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基于计算机的疏散模型仿真,二是基于行人实验及生物实验的疏散模拟。对化工厂突变事件发生后疏散中的群体心理与行为的变化规律的分析还很少,尤其是对在群体心理与行为影响下,不可视环境中的群体逃生轨迹的认识不够深刻。这两个问题都影响群体疏散效率。 本文应用灾害心理学及行为学理论系统地分析化工事故疏散中的群体心理与行为。首先,识别了五种典型群体心理(风险认知、心理压力、恐慌心理、依恋心理及从众心理)及四种典型的群体行为(冲突行为、决策行为、羊群行为及合作行为),并剖析了这些典型心理及行为的致灾与减灾原因。接着,应用马尔可夫链模型来研究化工突变事故后的非可视环境下群体逃生轨迹。 通过分析化工厂突变事件后疏散中的群体心理与行为,本文发现疏散中群体的心理到行为的变化过程可能导致群体灾难,例如恐慌心理引起群体冲突行为,从而导致群体践踏事件。通过马尔可夫链模型仿真,本文得到了有限非可视空间中行人的逃生轨迹,描绘出每个行人从初始位置到出口的逃生路线。研究表明,对行人逃生路径的研究手段而言,马尔可夫链模型更符合实际。 本文的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化工厂建筑空间的布局设计及发生突发性化工事件时,安全管理人员合理组织群体疏散,降低人员伤亡数量。
其他文献
摘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地结合,既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团体心理辅导、个体心理咨询案例教学、心理测试、校园文化生活等实践活动贯穿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有助于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带有共性的心理困惑,从而促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本文基于营销学中品牌资产的相关理论、品牌定位理论以及整合营销传播的相关理论,运用案例分析和深度访谈的方法,来研究上汽“荣威’’品牌的定位策略和传播策略。   本文研
学位
现代市场竞争的内外部因素对企业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许多企业都在探索提高生产力和改善组织绩效的有效途径,如组织结构调整、组织扁平化、组织分散化已成为当代组织变革的主流趋
合同理论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而且是国际学术界十分活跃的一个研究领域。与研究非人格化的价格机制的主流新古典经济学所不同,合同理论试图揭示理性的经济主体之间的合同关系。然而,与所有的科学研究一样,合同理论内部也存在不同分支或学派,并且它们之间还存在继承与发展关系。从总的趋势来说,随着研究的深入,合同理论研究的热点正在从完全合同理论转移到对合同不完全性的关注。本文根据不完全合同的特点,首先,提炼出
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关系到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也关系到企业能否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同时,企业在运营管理中遇到的风险是多种多样的,如何找出重要风险
随着中国市场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原先的福利分房制度已明显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脚步,住宅分配最终市场化,同时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之前的居住环境已无法满足部分先富
学位
企业声誉在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良好的企业声誉能增强消费者的忠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回报,如何提升企业的声誉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影响企业声誉的因素很多,本文则研究企业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