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淘宝、天猫、京东等网络零售业的迅速崛起推动了我国物流快递业的快速发展,物流快递业从传统的交通运输业逐渐发展成为电子商务生态圈的核心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的设施资源能力供给不足、管理水平落后、客户服务水平低下、信息共享能力弱等问题使行业内一系列问题逐渐突显,如效率低下、“爆仓”、高投诉率等。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快递企业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导致强调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快递企业设法从基础设施投入、员工专业化培训、顾客体验满意度及信息化投入等方面缩减开支。为此,降低快递企业物流成本是快递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配送是物流快递作业的一个重要环节,迂回、交叉和空载运输等不合理配送行为在我国快递企业中屡见不鲜,这些不合理行为增加了物流成本。共同配送(又称拼载运输),是解决目前物流快递业成本高、运作效率低的有效途径之一,它是指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配送活动,实现配送活动的规模化与高效化。然而,在合作意识薄弱、协调机制缺乏、利益分配体系不完善等现实背景之下,我国快递企业很难实现配送的共同化。为此,本文对我国快递企业的共同配送合作联盟构建机制以及利益分配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阐述了共同配送理论、虚拟物流联盟理论、利润分配理论、计算实验理论等与企业之间共同配送合作联盟相关的理论。然后详细分析了快递企业的特征、快递作业流程、运营网点及网络类型、费用结算方式等实际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现有物流节点及计价方式的快递共同配送合作联盟,并对联盟的构建过程、配送策略、组织模式、协调机制等问题进行详细说明。对快递企业共同配送的利润分配研究部分,本文首先利用计算实验的研究方法,探究了企业所处的位置、原始配送需求大小、单件配送支付价这三个新增变量对共同配送利益分配的影响机制,从而为共同配送的利润分配模型提供依据。然后,在Shapley值法中引入实验所研究的三个变量,以及基于客户服务水平的物流绩效考核评价因素,提出修正的Shapley值利益分配法。该方法首先基于Shapley值法确定初始利益分配方案,再根据各成员企业的物流绩效考核评价结果,进行第一次利益分配调整,接着利用计算实验的结果,结合成员企业的位置、需求等数据,对利益分配方案做第二次调整,从而获得最终利益分配方案。文章最后,通过一个实例对该利益分配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