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审美视角论中国钢琴作品的美学内涵及其演奏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lun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琴是一件舶来品,虽然在传入我国的初期,我们所能用以演奏的钢琴作品大多数是欧洲的作曲家们所创作的,这些作品也集中的体现了欧洲音乐的审美特征。随着钢琴艺术在我国的普及,促进了钢琴作品在本土的逐渐发展,随之也产生了众多具有中国传统审美意蕴风格的优秀的作品。这些钢琴作品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特征,又体现了西洋钢琴创作手法在中国钢琴作品创作中的创新。因而这两种特殊中西音乐文化的交融和碰撞所展现出来的审美特征,引起了大多数钢琴作品的作曲家和演奏家的浓厚兴趣。在此,笔者选取了我国著名的钢琴作曲家黎英海先生的经典作品《夕阳箫鼓》为研究对象,通过作品分析和演奏诠释来展示我国钢琴作品蕴含的深厚的、丰富的审美特征。黎英海先生根据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改编的钢琴独奏曲《夕阳箫鼓》,通过钢琴对古筝、扬琴、箫等民族乐器音色的成功模仿,运用现代的作曲手段,结合钢琴优美的音色和宽广的音域,以及丰富的音乐表现力,为人们展现出了一幅景色秀丽、色彩柔美、气韵生动的中国传统水墨画。钢琴曲《夕阳箫鼓》的改编成功,将我国钢琴曲的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这部作品即展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韵律,又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本课题首先对《夕阳箫鼓》的创作背景及作品地位进行简要的阐述;其次结合这部作品的和声语言,对其演奏技法进行探析;最后对这部作品的美学特点与音乐表现进行进一步的总结。
其他文献
中日关系一直是我国对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国地缘关系纷繁复杂。一方面,两国交往历史渊源久远;而另一方面,中日两国又有历史的纷争与现实利益的对抗。从历史来看,中日两国有着
《多能鄙事》是元末明初时的一部日用类书,题刘基撰。全书共收录七百余条词目,所录五万余字。该书涉及面广,承载内容多,且收录的条目都具有民间特色,不仅可以全面了解当时人们的衣
现代化与党的领导陈丽华当今世界,现代化浪潮以其锐不可挡之势席卷全球,中国亦不例外。追溯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它作为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虽不自今日始,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建筑装饰材料是室内设计中最为主要的物质载体,可以使室内设计产生良好的效果,还能够满足室内设计中人们对于审美的需求。因此,本文从建筑装饰材料的艺术特征出发,通过分析室
目的分析深圳市光明新区住院病人疾病谱的变化趋势和特点,了解居民住院的主要患病模式,为辖区有关部门针对性的部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1996-2011年深圳市光明新区医院病
目的比较探讨中日两国痴呆老人患病类型及精神行为症状(BPSD)发生率的差异。方法以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地区3432例65岁以上老年人为调查对象进行痴呆的流行病学调查,并与在日
注射器是一种普通的医疗器械,但现在它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化学实验装置和实验习题中,对某些实验过程的改进或实验现象的展示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为此,我对注射器的使用进行了归
水是人类生存中必不可少的资源。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为水质化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这种发展的要求,提高水质的化验技术的水平成为水质
城市小说以城市人的生活和心理状态为着力点,体现城市的地域特色和人群秉性。上海与东京是中日两国现代化发展的首位城市,以上海与东京的城市小说出发,有利于挖掘中日城市发展不
在报纸的生产过程中,编辑的位置举足轻重。然而在今天,许多报纸编辑却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与自律,放弃了编辑应承担的使命与责任。因此,努力树立责任意识、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