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对合并2型糖尿病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feng6154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与普通人相比,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更高,例如结直肠癌、胰腺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二甲双胍是目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口服降糖药物,有研究提示其具有抗多种恶性肿瘤的作用,其抗卵巢癌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合并2型糖尿病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相关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进而分析服用二甲双胍对合并2型糖尿病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科的42例合并2型糖尿病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与随机抽取同期99例非糖尿病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均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科经手术治疗、病理学确诊并且术后按照上皮性卵巢癌临床实践指南规范接受治疗。收集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征,再对2型糖尿病组按照是否使用二甲双胍进行再次分组,应用SPSS 20.0软件,用Kaplan-Meier法制作生存曲线,比较各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以及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差异,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从而分析服用二甲双胍对于合并2型糖尿病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PFS和OS的影响。结果:与非糖尿病组患者相比,糖尿病组患者具有如下病理特征:年龄更大,手术-病理分期更晚,组织学分级更高,淋巴结转移更常见。未服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组患者的PFS及OS均较其他两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服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组患者与非糖尿病组患者在PFS及OS方面无显著差异。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上皮性卵巢癌患者PFS的因素有发病年龄、组织学分级、手术-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是否服用二甲双胍,其中缩短PFS的因素包括:高龄、组织学分级高、淋巴结转移阳性、手术-病理分期晚,反之,服用二甲双胍能够延长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PFS。合并2型糖尿病不影响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PFS。影响上皮性卵巢癌患者OS的因素有发病年龄、组织学分级、手术-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合并2型糖尿病及是否服用二甲双胍,其中缩短OS的因素包括:高龄、组织学分级高、淋巴结转移阳性、手术-病理分期晚、合并2型糖尿病,反之,服用二甲双胍能够延长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OS。结论:合并2型糖尿病影响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OS,是其不良预后因素;服用二甲双胍能够显著延长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OS,改善合并2型糖尿病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预后。
其他文献
初中数学教学中,以三角形的边长、锐角三角函数作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或者系数的问题,融会了几何知识和代数知识,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题型.由于这类题目侧重于考查学生分析问题
城市供水管网及其设施是否完善,功能是否健全,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关系到城市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传统的管网巡查养护模式难以满足城市快速发展和人民生
古往今来,《山海经》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学者的目光,研究著述丰硕。在古代,诸多学者就对《山海经》进行校对与评述,有郭璞、毕沅、郝懿行等人。对于《山海经》的研究,
选题依据:中药醋制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醋制品达到250余种,是我国医药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的引药入肝、增强药物收敛等作用,在预防和控制疾病中占有很大地位。中
分析了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病因学及引致原因,阐述了N2.KX2-1基因表达异常引起甲状腺受累的具体表现,对NKX2-1在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中的功能研究进展进行探究,旨意为分析N
<正>头脑风暴法是1939年由美国创造学家阿历克斯·奥斯本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集体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又被称为智力激励法、BS法。它通过小型会议的形式,让所有
目前,我国配电网中发生的故障80%为单相接地故障,而其中又以弧光接地故障所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首先,在弧光接地故障中电弧存在的状态是动态变化的,以燃弧和熄灭状态交替出现,并在系统中会产生高频分量。由于配电网系统中有感性元件以及线路对地电容的存在,系统会产生电磁振荡,而电磁振荡产生的过电压又会对配电网系统造成危害;其次,弧光接地故障是小电流接地故障的一种,系统对此类故障的选线准确度不高,继而可能带故
目的观察疏肝解郁泻火安神法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以及对PSQI、SDS、SAS、中医症候评分的影响。同时观察疏肝解郁泻火安神法对肝郁化火型失眠症患者的VIP值的影
<正>《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主办的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方面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94年
<正>骨关节炎为临床多发病,常见于年龄>50岁的女性群体,关节畸形、活动受限、关节疼痛是其主要临床症状,以关节软骨损伤及骨质增生为病理特点,以渐进性关节疼痛、僵硬、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