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电化学分析方法利用光作为激发源,以电信号作为检测信号。光电化学材料是光电化学的基础,常用于制备光电化学传感器。由于光电化学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检测成本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以及环境中污染物的监测等领域的研究。本论文主要利用生物多肽上的官能团合成功能材料,利用掺杂等方法来提高其性能。主要通过微波辅助超声合成方法来制备光电化学材料。主要内容如下:1微波辅助超声合成GSH-CuxMnyZnS QDs及其光电性质通过微波辅助超声化学方法合成了一系列的铜和锰掺杂GSH-ZnS多肽量子点。其中,谷胱甘肽在反应中作硫源、分散剂以及还原剂。制备的多肽量子点通过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图像和能量色散谱(EDS)表征。结果表明,其大小为2-3 nm。用荧光光谱(FL)和紫外可见光谱来研究它的光学性质。根据能级匹配,铜和锰可以在GSH-ZnS的价带(VB)和导带(CB).间形成深陷阱能级。研究表明铜和锰掺杂可以使ZnS的带隙从3.67 eV降低到2.86 eV,并且释放出更多的光子。铜和锰的掺杂可以增强GSH-ZnS的光电化学性质,此外还对可能的机理进行了讨论。2微波辅助超声合成Ag@BSA/ZnS@MPA及其复合光电传感界面对Cu2+的响应基于微波辅助超声方法制备Ag@BSA/ZnS@MPA纳米复合材料,并且构建了一个用于Cu2+响应的光电传感界面。微波辅助超声合成方法具有反应参数易于控制,反应条件温和等特点。合成的Ag@BSA颗粒均匀,导电性好,平均粒径4 nm。在吸收外界能量之后(可见光),电子从价带越迁到导带。电极材料之间高效的电子传递,有利于减少电子与空穴的复合,达到增大光电流强度的目的。当无Cu2+存在时,Ag@BSA/ZnS@MPA结构有利于增强光电流信号。但是,当有Cu2+存在时,CuxS的形成(x= 1,2)阻止了电子转移到ITO电极,致使光电流下降,从而实现对Cu2+的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