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议分析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研究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z4457868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侵检测是指对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发现各种攻击企图、攻击行为或者攻击结果,以保证系统资源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入侵检测系统(IDS)则是指进行入侵检测的软件与硬件的组合。现在大多数入侵检测系统使用的信息分析技术主要是特征模式匹配技术和协议分析技术。传统的特征模式匹配技术具有检测慢、准确性不够高并且消耗较多的系统资源等缺点。协议分析技术是新一代入侵检测系统探测攻击手法的主要技术,它利用网络协议的高度规则性,快速探测攻击的存在,具有检测速度更快更准确,可降低漏报率和误报率,并且还使检测所消耗的系统资源大大减少等优点。本文在指出了入侵检测系统在安全领域中的地位以及简介了IDS的基本原理后,提出了一个分布式的、具有CIDF体系结构的、基于协议分析的入侵检测系统框架,详细分析了该框架的结构、组成部件及功能。入侵检测系统的核心在于保证实时性和准确性。随着高速网络的发展,网络流量日益增大,如何实时检测所有的网络数据包,同时保证其检测的准确性,即不产生漏报和误报已成为研究的焦点。本文的核心工作围绕着实时性和准确性这两点展开,主要研究了以下技术:(1)基于BPF模型、采用libpcap函数库开发高速网络数据采集器;(2)采用零拷贝技术提高网络数据采集器的性能;(3)协议分析技术;(4)规则描述。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个简易入侵检测原型系统。论文的最后对所做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入侵检测的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为了突破电力系统传统通信模式,解决困扰电力通信领域多年的通信速率低、设备互操作性差及配置维护困难等问题,IEC TC57工作组简化现有IEC标准,建立起国际化的统一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体系标准—IEC 61850,引起了全世界电力行业的广泛关注。IEC 61850标准是今后电力系统无缝通信体系的基础,本文介绍了该标准的发展现状和主要内容,以及标准的网络分层、面向对象的数据对象统一建模、数据自描述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给出了粗集粗相似度的公理化定义;提出了粗模糊集中粗相似度和粗贴近度的概念,及其在模糊模式的粗识别方面的应用;提出了集合的条件熵的定义,并用以刻画粗集
数字水印嵌入的各部分可以视为数字信息通信系统。水印就是输入信息,而图像的DCT频域系数作为水印的背景噪声。在水印检测过程中,非线性动态饱和系统相当于一个检测器,并且水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在工程应用中经常会遇到二阶系统,许多高阶系统也可以简化为二阶系统。二阶系统的形式代表了多种工程应用领域中的动力学特征,例如:LRC串联电路微分方程,液压缸活塞受力平衡方程
学位
AC/DC或DC/AC功率变换装置中,由于瞬时输入输出功率不平衡,往往需要在直流侧并联大容量的电解电容进行滤波。然而电解电容体积大、寿命短、安全性能差,严重限制了设备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