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精准扶贫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19871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准扶贫是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总书记认为:“扶贫一定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兴起,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引用大数据的优势,一定程度上了提高精准扶贫工作的效率,促进扶贫工作的推进。是在当前脱贫攻坚的时期,运用大数据的思维和技术,对扶贫资源进行开发和整合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改进精准扶贫中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使扶贫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从而确保精准扶贫工作科学、高效的完成。这些问题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选题在对贫困治理理论和大数据分析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我国的扶贫模式的发展历程,以及大数据和精准扶贫工作的关系,也简要说明了大数据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使用情况。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文中列举了贵州省的精准扶贫工作情况,一是贵州省作为国家扶贫工作的攻坚区,截止到2016年底,尚有农村贫困人口372.2万人,①在近些年的扶贫工作中,贵州省树立了三大扶贫理念: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被称作“贵州模式”,值得借鉴;二是贵州省在 2015 年将大数据的理念引入贫困治理领域,研发了“扶贫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分析贵州省的精准扶贫现状,在充分肯定其扶贫经验和成效的同时,归纳总结出扶贫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贵州省在精准扶贫中引入了大数据技术,但是大数据并不是完美的,也出现部分识别基础不牢、定位不精确,这些问题又使得整个精准扶贫管理的信息不畅,本文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之后,并给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比如说:培养扶贫干部的大数据意识、扶贫信息共享等,进而做到精准“点穴”,让贫困群众真正实现脱贫。最后,是对大数据和精准扶贫工作的总结和思考。
其他文献
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成型于计划经济时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其弊端和不足之处已愈加显现:办学体制僵化、改革措施难以有效执行,管理机构臃肿、工作效率低下,待遇普遍存
国际竞争除了经济实力的竞争,也越来越表现为公共部门之间的竞争,特别是公共部门能力、绩效等方面的竞争,公共部门绩效的提高也是国家国际地位提高的重要方面。随着我国经济
摘 要:在公司经营中,公司要通过建立内控体系,来加强对各业务活动管理,并对资产运行进行控制,避免资产流失、资产贬值的问题产生。在经营中,要结合公司实际的经营活动来制定资产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预算制度、投资制度、资金制度,构建一个完善的内控体系。内控体系建设完成之后,也要组织职工将内控制度落实到自身的工作中,才能够发挥出内控应用的效果。  关键词:内部控制;企业;问题及对策  一、企业内控体系建
引言rn2019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受到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退坡和新冠疫情等因素的叠加影响,消费者购车意愿进一步受到抑制,截至2020年4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市
期刊
普通高中教育是高层次的基础教育,是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中间环节,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大力发展、改革和创新高中教育,
学位
近年来,在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高校加强了对资金管理的重视,尤其是随着财政部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提出要求后,确保专项资金的安全完整以及提高其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