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自治规模的选择与自治活力——以X县Y乡果园村及所属杨楼自然村为例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hx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乡村社会村庄的分散分布,使政府的各职能部门的管理和服务在乡村普遍存在边缘化的现象。长时期以来,村委会主要是协助乡镇政府进行乡村治理。20世纪80年代开始,村委会被赋予法定的自治地位,村民自治开始推行。随着村委会法定行政功能的取消,加之近几年乡镇政府职能的弱化以及税费的取消,村级自治呈现了明显的困境。如何走出村民自治集体行动的困境,发掘村民自治的自治活力成为摆在政策研究部门及学术界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现实的课题。 本文以X县果园(行政)村及所属的杨楼自然村开展自治的状况为背景材料,描述了税费取消后村级自治更显困境的背景下,以自然村规模为单元独立开展自治事务的过程,着重分析了自然村独立开展自治事务的运行过程和行动特征,比较(行政)村规模和自然村规模的自治单元开展自治事务的不同及相关条件,进而对其中的原因进行了揭示。文章认为,两者由于自治单元规模选择不同而导致绩效明显不同的反差说明,村级自治困境不完全是财政体制和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的,村民自治困境与村民自治规模的选择有很大的相关性。村民自治规模的选择不当(过大或过小)也会导致自治困境。只有适度的村民自治规模才能有效推动村民自治。在当前村民自治条件下,果园(行政)村由于规模过大不能有效开展自治,形成困境;但杨楼自然村却由于选择了合适的规模-以自然村规模为单元开展村民自治,使其呈现了明显的村民自治活力。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自然村规模的村民自治呈现的自治活力特点,对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村民自治规模以及自然村规模的自治过程中呈现的制度的贫困和管理的缺位也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探讨、研究。最后提出了要充分考虑到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地区差异,选择适度的村民自治规模,尊重有利于推动村民自治的行动单位的自我选择,加快有利于推动村民自治的制度创新。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成为世界有效沟通的一种工具语言,也已经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而英语更是世界范围内人与人之间进行文字交流的主要语言,英语阅读成为中学教育中的重点及难点,在英语考试中所占比例是最大的。本文首先分析了改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然后根据改善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提出改善英语阅读教学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初中英语 阅读 教学目标 具体措施  一、改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
控制股东的诚信义务不仅是重大的现实问题,也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在公司法修订之前的2002年至2004年间,我国的学者对这一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发表了很多的学术文章,并认为我国公
法律的实行与法律解释息息相关,税法也不例外。由于税法抽象性与稳定性的特点,使其在执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税法的抽象性与具体案件的复杂性之间的矛盾,从而对税法的
本文对商业特许经营限制竞争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笔者拟通过该项研究为我国相关法学理论的发展及立法的完善提供参考。本文首先对商业特许经营的概
介绍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及其特点,用实例说明了遗传算法在机构优化设计中的有效性,为解决机构优化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
韩剧作为一种外来影视文化,一方面它开阔了大学生的眼界,带来娱乐消遣的同时也为我们传递了很多异国文化气息;另一方面,作为承载韩国资本主义理念和追求经济利益的商业产品,其中
电子化行政立法制度是美国联邦政府近十几年推行电子政府计划和改革行政立法体制的最新成果,其核心是将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运用到政府的行政立法活动中,从而使政府的行政立法活动产生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不仅体现为新技术的运用,即立法方式、程序层面上的革新,更重要的是其将引起整个社会政治理念的转变,使政府的角色定位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并通过提高公众参与行政立法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公众积极参与政治活动的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