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把优先发展工业和城市经济作为发展战略,使得县域经济的发展处于一个不平等的弱势地位。在二元化的经济结构和二元化的金融结构中,县域经济和县域金融通常代表着低效、落后。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相比,劣势更为突出。一方面,县域经济的规模小、结构比较单一、区域化差异比较大;另一方面,县域金融产品种类不多、金融服务不完善、金融功能不完备和金融体系不健全。农村信用社是县域金融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以C县农村信用社为样本来研究农村信用社发展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不仅考虑农村信用社的规模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而且通过测算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效率来研究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分析C县农村信用社的存贷款量及其存贷款在县域全部金融机构中的占比可知,1998-2013年农村信用社的存款占比在40%左右,2009-2013年这五年的平均贷款占比接近60%,农村信用社成为支持“三农”发展的主力军。用GDP来表示经济增长,存款总量、贷款总量和存贷比来反映C县农村信用社的经济效率。通过选取指标,建立模型,采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C县农村信用社发展与县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结论是,存款总量和存贷比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贷款总量与经济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存款是GDP的格兰杰原因,但GDP不是存款的格兰杰原因;贷款是GDP的格兰杰原因,但GDP不是贷款的格兰杰原因;存贷比与GDP都不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因此储蓄投资转化效率是C县农村信用社金融效率的薄弱环节。改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强化资金组织工作,促进储蓄转化为投资,争取财政支持,创新金融产品,创造良好信用环境,加强农村金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