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儿72h转诊死亡风险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来源 :南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p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国内外常用危重患儿评分系统来评价重症患儿疾病严重程度及死亡风险,但目前尚无针对院间转诊患儿疾病严重及死亡风险的评估系统,本研究拟通过对转诊入湖南省儿童医院的危重症患儿死亡有关的高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拟建立危重症患儿转诊72h死亡风险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2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转诊至湖南省儿童医院的危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为模型组和验证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危重患儿72h转诊死亡风险模型,根据模型中最小回归系数(β)为除数,其他β为被除数,相除后取整得到各变量对应的分值。采用受试者特征工作曲线(ROC)下面积(AUC)和H-L拟合优度检验来评价该模型的分辨能力及准确度。结果:(1)基本情况:共纳入802例符合条件患儿,随机对患儿进行分配,模型组535例,验证组267例。802例院间转诊患儿中,男童613(76.43%)例,女童189(23.57%)例,转诊后72h内死亡23例(2.87%);模型组与验证组患儿在年龄、性别、转诊医院级别、转诊前科室、机械通气、是否儿童专业转诊团队、转诊原因、转诊距离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2)单因素分析:与危重患儿72h转诊死亡相关的因素包括:客观原因转诊(OR=8.61,95%CI:2.44~30.37)、非儿童专业转诊团队(OR=3.91,95%CI:1.11~13.75)、转诊过程中发生不良事件(OR=34.53,95%CI:11.49~103.74)、TPEWS评分升高(OR=6.54,95%CI:2.45~17.49)、转诊过程中使用药物(OR=4.70,95%CI:1.34~16.56)、转诊距离(100-200 Km)(OR=2.87,95%CI:0.62~8.91)、转诊距离(>200 Km)(OR=3.27,95%CI:1.12~9.56);(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危重患儿转诊72h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客观原因转诊(OR=5.30,95%CI:1.33~21.12)、非儿童专业转诊团队(OR=4.29,95%CI:1.05~17.44)、转诊过程中发生不良事件(OR=14.31,95%CI:3.73~54.98)、TPEWS评分升高(OR=5.06,95%CI:1.60~15.98);(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危重患儿转诊72h死亡风险模型由客观原因转诊、非儿童专业转诊团队、转诊过程中发生不良事件、TPEWS评分升高4项组成,以客观原因转诊的β=1.74赋值为2分作为参照,将非儿童重症转诊团队、转诊过程中发生不良事件、TPEWS评分升高分别赋1、3和2分,分值范围0~8分;(5)在模型组中危重患儿转诊72h死亡风险模型以3分为最佳临界点,ROC曲线下面积为0.871(95%CI:0.778~0.964),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分别为88.24%、72.39%、9.49%、99.47%、0.61;在验证组中ROC曲线下面积为0.847(95%CI:0.00~1.00);经统计学分析两个ROC曲线下面积无统计学差异(Z=0.33,P>0.05)。(6)在模型组及验证组中进行H-L拟合优度检验,(模型组2=2.03,P=0.95;验证组(2=1.33,P=0.98)表明简化转诊72h死亡风险模型的预测死亡与实际死亡相符合,拟合性较好;(7)风险分层:根据临界点3分进行风险分级,模型组中478例(89.34%)为低风险儿童,40例(7.48%)为高风险儿童,高危儿童与低危儿童死亡比例10(25.0%)/7(1.46%)(2=50.73,P<0.001);验证组中250例(93.63%)为低风险儿童,17例(6.37%)为高风险儿童,高危儿童与低危儿童死亡比例4(23.53%)/2(0.80%)(2=37.44,P<0.001);总评分>3分为高风险,且评分越高,发生死亡的风险越高,≤3分时为低风险。结论:危重患儿转诊72h死亡风险模型由客观原因转诊、非儿童专业转诊团队、转诊过程中发生不良事件、TPEWS评分升高4个项目组成;经内部验证该风险模型具有较好的分辨力和拟合性,能较好地区分高危死亡风险和低危死亡风险的危重转诊患儿。
其他文献
本报告基于2017年笔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外资处实习期间参与筹备中国-菲律宾产能与投资合作论坛期间所接触到的嘉宾发言稿的翻译工作。“中国-菲律宾产能与投
中韩建交20多年以来,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韩国人也对中国的好奇心也与日俱增。因此韩国KBS电视台于
较大的风作用会引起桥面积雪的漂移运动,从而使得桥面的积雪形状发生变化。由于积雪形状的改变而导致桥梁结构的空气动力性能变化,进而威胁桥梁的安全性和使用性能。本文基于CFD-DEM两相流耦合算法,探讨了风雪耦合状态下流体相控制方程、颗粒相控制方程以及两相之间的耦合,搭建风雪流耦合框架。以风雪两相流理论为基础,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对主梁、车—桥组合系统风致积雪移动形态以及对气动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以
近年来,农民创业活动蓬勃兴起。然而,由于存在自身禀赋相对较弱、农村创业环境落后等各种原因,农民创业者往往会面临较为严重的资源约束。对于此问题,有关文献表明创业拼凑是
[目的]建立人-山羊嵌合体肝脏,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的生存和变化规律,为开展免疫耐受和肝脏疾病研究提供实验动物模型。[方法]1.hUCMSC的分离、鉴定:无菌条件下采
企业环境责任(Corporate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CER)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但是鲜有从企业高层心理视角研究CER的动因。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基于高阶梯队理论的视角,探讨了
桥梁是生命线工程中的关键部分,是保障道路交通的重要节点。桥梁的抗震设计对于保障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然而目前多数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基于刚性地基假设,没有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影响,由此导致的结构抗震设计的可靠性、合理性和经济性是值得研究的。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对连续梁桥地震响应的影响。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首先总结了桥梁结构的震害类型和抗震分析方法,
目的:口腔颌面部骨组织的缺损一直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在纳米材料促成骨的系列研究过程中,已经证明抗坏血酸碳点具有促成骨功能,但是这种新型的碳点纳米材料是否与其他纳米
随着列车提速、轴重增加及城市轨道交通的蓬勃发展,截止2019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将突破3.5万公里,运营里程高居世界第一。自高铁开通以来,陆续出现了轮轨擦伤与钢轨侧磨、短波不平顺损伤、车轮多边形等一系列新的工程问题,严重影响了车辆运行品质、缩短轮轨服役寿命、甚至危及着行车安全,因此解决轮轨接触问题将变得愈发重要。轮轨滚动接触问题是铁路移动装备关键技术问题研究的难点,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解决
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将文化产业作为未来国民经济的支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