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趋向动词"来/去"在现代汉语中十分重要,但其语义和用法却又十分复杂。它们既可做谓语,也可置于其他动词后做补语。它们做补语时表示趋向意义,这时的"来/去"与空间移动有关或无关。汉语动词中的"来/去"是韩国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重点之一。在"来/去"做谓语、表示空间移动的情况下,它们置于处所宾语的前面。在"来/去"做补语、表示空间位移的情况下,它们放在处所宾语的后面。但是在韩语中,"来/去"没有汉语中的这两种用法。这就是很多韩国学生认为"谓语+处所宾语+来/去"结构难以把握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汉语中"来/去"本身的复杂性。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如韩语语序等因素,韩国学生在写作时出现了不少偏误。因此,对韩国学生习得汉语趋向动词"来/去"的偏误进行深入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论文分五个部分。本文的第一章主要介绍选题的意义、研究目标与方法,同时综述了前人对汉、韩趋向动词"来"和"去"的研究成果。第二章使用北京语言大学的HSK写作动态语料库搜集韩国学习者与"来/去"有关的偏误例句,按照偏误类型分成四类,即误加、误代、遗漏、错序。通过偏误例句的分析,找到偏误形成的原因,并且对每个偏误类型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第三章使用"趋向补语学习情况问卷调查",收集到了韩国学生与"来"和"去"有关的偏误例句。通过偏误分析,既解释每个偏误造成的原因,又针对偏误原因对"来"和"去"的教学方案提出了建议。第四章关于汉、韩"来((?))/去((?))"在词典里的意义对比分析,找出两种语言的"来((?))/去((?))"差异较大的部分和容易导致偏误的地方进行了分析。第五章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趋向动词"来/去"的教学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教学策略,特别强调了图示法在"来/去"教学中的重要性,结语部分回顾和总结了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