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时间洞察力影响拖延的认知机制及其神经基础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lwlw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拖延(procrastination)是一种非理性的推迟,是指尽管预见到这种行为会带来不利后果,人们仍自愿推迟开始或完成某一计划好的任务。跨文化研究表明,15%~20%的成年人认为自己存在慢性拖延,超过75%的学生承认自己有学业拖延行为,甚至部分个体会形成特质性拖延。拖延的危害巨大,不仅会对人们的情绪、学业表现以及社会成就等产生不利的影响,还会降低人们的主观幸福感,甚至损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拖延的界定及类型、影响因素、成因及干预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先前有研究发现,拖延行为与时间洞察力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拖延与未来时间洞察力(future time/temporal perspective,FTP)存在非常稳定的负相关,即个体的未来时间洞察力越强则其拖延行为越少。然而,未来时间洞察力影响拖延行为的认知机制及神经基础尚不清楚。首先,先前的研究表明,未来时间洞察力越强的个体更倾向于追求长远目标和未来更大的奖赏,具有更低的感觉寻求和冲动性。研究者认为,自我控制在对长远目标的追求、计划行为的调节以及抑制冲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调节作用。研究也发现,未来时间洞察力越强的个体具有更好的自我控制力。而未来时间洞察力较弱的个体,可能正是由于自我控制水平低,不能有效设置目标、调节行为、抵制诱惑(或自我调节失败),导致了更多的拖延行为。可以推测,自我控制在未来时间洞察力影响拖延行为中具有重要作用,所以研究一试图探究未来时间洞察力是否可通过自我控制来影响拖延行为及其神经基础。其次,未来时间洞察力除了包含对未来时间的管理、自我监控,还有对未来的决策和计划,未来时间洞察力越强的个体更倾向于思考未来可能的结果,想象远期目标的价值。研究者认为,对未来结果的思考和远视,是帮助人们对事件未来结果进行心理模拟和预先体验,需要运用到情节预期想象(episodic future thinking/thought,EFT)。当个体想象未来事件的心理表征能力较弱,难以模拟未来时间和事件,会导致执行目标取向行为更少,拖延行为更多。可以推测,情节预期想象能力可能也在未来时间洞察力对拖延的影响作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研究二试图探究未来时间洞察力是否可通过情节预期想象来影响拖延行为及其神经基础。最后,基于体素形态学(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的研究发现:拖延与海马旁回(parahippocampal gyrus,PHG)和眶额叶(orbitofrontal cortex,OFC)的灰质体积成正相关,而与额中回(middle,frontal gyrus,MFG)和额下回(inferior frontal gyrus,IGF)的灰质体积成负相关,这说明拖延可能与自我控制、预期想象和情绪调节等有密切关系。然而,拖延作为一个涉及到认知、情绪、动机和行为的复杂心理现象,神经科学家的共同认为对其神经机制的研究,应该从基于单个或几个脑区功能的研究视角,向基于网络连接模式的研究转变。因此,研究三试图通过功能连接和大尺度脑网络的分析方法来探明未来时间洞察力影响拖延行为的神经基础,进一步确证其作用的认知机制。基于上述分析,研究一采用行为测试和VBM的方法考察了时间洞察力与拖延行为的关系,并探究了时间洞察力影响拖延行为的认知机制的可能通路及其神经基础。首先对样本一(303名被试)的行为数据(津巴多时间洞察力调查问卷(Zimbardo Time Perspective Inventory,ZTPI)和一般拖延量表(General Procrastination Scale,GPS)的得分)进行了相关分析,来探究时间洞察力与拖延的相关性;其次采用回归分析和优势分析探索可以最显著地稳定预测拖延的时间洞察力维度;然后采用中介分析方法对样本一的行为数据(自我控制量表(the Self-Control Scale,SCS)得分)进行了分析,研究自我控制是否在未来时间洞察力与拖延之间具有中介作用;最后,采用VBM技术和中介分析方法对样本二(236名被试)的行为和大脑结构数据进行分析,探究未来时间洞察力影响拖延的神经基础。行为结果发现:(1)消极过去取向、享乐现在取向和宿命现在取向三种时间洞察力与拖延呈显著正相关,未来时间洞察力与拖延呈显著负相关,积极过去时间洞察力与拖延相关不显著。(2)通过回归分析和优势分析,未来、消极过去和享乐现在时间洞察力进入了回归方程,其中未来时间洞察力对拖延行为变异量的解释率最大,达到了76.7%。(3)未来时间洞察力与自我控制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自我控制与拖延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4)中介效应分析表明,自我控制在未来时间洞察力对拖延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脑成像结果表明:(1)未来时间洞察力得分与右侧背外侧前额叶(R.dlPFC)的灰质体积呈显著正相关,与腹内侧前额叶(vmPFC)以及双侧海马旁回(PHG)的灰质体积呈显著负相关;(2)自我控制与背外侧前额叶(dlPFC)的灰质体积呈显著正相关,且未来时间洞察力与自我控制在右侧背外侧前额叶脑区上有重叠区域(overlapping region of dlPFC);(3)中介效应分析表明,右侧背外侧前额叶(R.dlPFC)的灰质体积在未来时间洞察力与拖延得分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这些结果说明,未来时间洞察力可以稳定地负向预测个体的拖延行为;未来时间洞察力个体具有更高的自我控制水平,未来时间洞察力可以通过自我控制对拖延行为产生影响作用,其影响的神经基础是背外侧前额叶。研究二采用行为和VBM的方法进一步考察了未来时间洞察力影响拖延行为的认知机制的可能的另一条通路及其神经基础。首先对207名被试的行为数据(津巴多时间洞察力调查问卷(ZTPI)、一般拖延量表(GPS)和情节预期想象问卷(Episodic Futuer Thinking,EFT)得分)进行了相关分析和中介分析,探究情节预期想象是否在未来时间洞察力与拖延之间具有中介作用;然后采用VBM技术和中介分析方法对144名被试的行为和大脑结构数据进行分析,探究未来时间洞察力影响拖延的神经基础。行为结果发现:(1)未来时间洞察力与拖延呈显著负相关,验证了研究一的结果;未来时间洞察力与情节预期想象(EFT)能力呈显著正相关,而情节预期想象与拖延行为呈显著负相关;(2)中介效应分析表明,情节预期想象在未来时间洞察力与拖延行为中的中介效应显著,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脑成像结果表明:(1)未来时间洞察力得分与右侧背外侧前额叶(R.dlPFC)的灰质体积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腹内侧前额叶(vmPFC)以及双侧海马旁回(PHG)的灰质体积呈显著负相关,验证了研究一的结果;(2)情节预期想象能力与腹内侧前额叶(vmPFC)以及双侧海马旁回(PHG)的灰质体积呈显著负相关;未来时间洞察力与情节预期想象在腹内侧前额叶与海马旁回脑区上都有重叠区域。(3)中介效应分析表明,腹内侧前额叶(vmPFC)在未来时间洞察力与拖延得分之间的中介效应不显著,但海马旁回(PHG)在未来时间洞察力与拖延得分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且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这些结果说明,情节预期想象可以负向预测拖延行为;未来时间洞察力强的个体具有更好的情节预期想象能力,未来时间洞察力也可以通过情节预期想象对拖延行为产生影响,其影响的神经基础是海马旁回。为了进一步探明未来时间洞察力影响拖延的神经基础,验证研究一与研究二的初步发现,研究三采用全脑功能连接和大尺度脑网络的方法考察了未来时间洞察力影响拖延的神经基础。首先对276名被试的行为数据和全脑静息态功能连接数据进行相关分析,探究与未来时间洞察力相关的脑区与全脑的功能连接对拖延的预测性;然后对132名被试的行为和静息态数据进行大尺度脑网络分析与相关分析,探明与未来时间洞察力和拖延都相关的大尺度脑网络以提供直接的神经证据。结果发现:(1)基于前人研究选取海马旁回为种子点的功能连接分析表明,海马旁回与右侧背外侧前额叶(dlPFC-PHG)、海马旁回与额上回(SFG)(PHG-SFG)的功能连接都与拖延呈现显著的负相关;(2)选取腹内侧前额叶为种子点的功能连接分析表明,腹内侧前额叶与左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的功能连接(dlPFC-vmPFC)与拖延也呈显著负相关;(3)大尺度的脑网络分析表明,拖延与皮层下网络(SCN)内的功能连接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与扣带执行网络(CON)内的功能连接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与突显网络(SAN)和皮层下网络(SCN)之间的功能连接存在显著的正相关;(4)未来时间洞察力与皮层下网络(SCN)内的功能连接呈显著负相关。(5)中介效应检验表明,皮层下网络(SCN)内的功能连接在未来时间洞察力与拖延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这些结果说明,背外侧前额叶与海马旁回之间(dlPFC-PHG)或海马旁回与额上回之间(PHG-SFG)的功能连接越强,个体拖延行为越少;背外侧前额叶与腹内侧前额叶之间(dlPFC-vmPFC)的功能连接越弱的个体,越容易产生拖延行为。表明未来时间洞察力越强的个体,其对于目标价值、行为计划与未来想象的自我调控能力越强,拖延越少。此外,皮层下网络内的功能连接越强,个体的未来时间洞察力越弱,个体拖延就越严重。综合而言,本研究发现:(1)未来时间洞察力与拖延行为存在稳定的负相关,即未来时间洞察力越强的个体,其拖延越少;(2)未来时间洞察力对拖延的影响(至少)存在两条通路:第一条是未来时间洞察力通过自我控制影响拖延行为,负责自我控制的核心脑区——背外侧前额叶(dlPFC)是未来时间洞察力影响拖延的神经基础之一;第二条是未来时间洞察力也通过情节预期想象能力影响拖延行为,负责情节预期想象的主要脑区海马旁回(PHG)可能是未来时间洞察力影响拖延的另一神经基础;(3)背外侧前额叶与海马旁回之间(dlPFC-PHG)、海马旁回与额上回之间(PHG-SFG)以及背外侧前额叶与腹内侧前额叶之间(dlPFC-vmPFC)的功能连接都负向预测拖延行为,这进一步证实了未来时间洞察力对个体拖延行为的影响主要涉及负责自我控制(dlPFC、SFG)、情节预期想象(PHG)、价值表征(vmPFC)等核心认知能力的脑区及脑网络;(4)与未来时间洞察力有关的皮层下网络(SCN)内的自发功能连接活动正向预测拖延行为,这说明冲动性紧密联系的皮层下网络内的功能连接越强,会使个体更容易追求及时满足,而放弃长远目标,这也是自我调控失败的典型表现。本研究初步探明未来时间洞察力影响拖延的两条通路:自我控制和情节预期想象,并从脑结构、脑功能网络角度考察了其两条通路的神经基础,这对于揭示未来时间洞察力影响拖延的认知机制和神经基础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时间洞察力与拖延行为内在关系,这也为拖延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科学依据,因而也有相当的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动物模型是研究人类疾病、基因功能、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重要工具之一。小型猪在新陈代谢、生理、解剖学结构和器官形态等方面比其它动物(如小鼠)与人类更相近,另外,猪的繁殖具
将超纯铁精矿粉气流粉碎到微米级,用氢气直接还原制备超细铁粉,利用正交实验法研究还原温度、时间、氢气流量等工艺参数对还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超纯铁精矿粉还原率的影响
利用图像、记号以及文字记谱的方法形式多样、历史悠久。我们在音乐课堂上看到不少教师运用图形谱进行教学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如何在实际的教学中适度、恰到好处地运用图形
生物基材料是当今全球新材料研究热点之一,同时也是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淀粉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生物聚合物,可用于制备生物复合材料,这是由于它具有可再生性、可生物降解,
在实际系统中,随机干扰总是不可避免的.为了更准确地描述系统,从而设计更好的控制方案,在系统建模时必须充分考虑随机因素的影响.另外,脉冲和时滞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两种现
"互联网+"大数据已成为21世纪发展领域最强的行业,在互联网背景下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就业创业的特征、发展前景等方面做了分析,认为互联网技术更新迅速,"
同步辐射小角X射线散射技术是解析物质结构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因其特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凝聚态物理、生物化学、材料科学等学科领域。其中,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溶液就是同步
近年来,我国航天测控事业突飞猛进,航天发射任务密度越来越大,根据国家“十一五”工作计划,在轨运行的卫星将比现在提高一倍多,因而面向任务的测控网管理任务将越来越重。作
静脉输液外渗是护理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一旦发生,如果不采取积极正确的措施,将会发生严重的后果;所以,认真分析发生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及相应的
目的观察应用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医院收治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给予他克莫司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