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个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产业政策是政府引导资源在产业间的配置的关键工具。合理运用产业政策能够帮助产业健康发展,一定程度上弥补市场失灵、推动产业升级。改革开放后,我国实施了多次产业政策,但目前关于产业政策的有效性,我国学术界尚未有统一的结论。通过文献梳理发现,以往学者的研究多关注产业政策在宏观层面的效应,近年来,产业政策的微观效应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产业是企业的集合,根据微观企业的行为结果来观察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是进行产业政策研究的新视角,有助于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现有研究已发现产业政策能够影响企业的各项活动,如投资、融资、创新等,但关于产业政策与企业并购行为的研究仍然较为缺乏。并购是企业快速获取资源、占据市场份额的有力手段,能够使企业快速进入市场,获得更有利的市场地位。并购活动包含并购目标选择、并购交易、并购后整合等一系列行为。其中并购支付是并购交易的重要一环,企业选择何种并购支付方式会对并购交易的完成、并购后的整合产生影响,同时也存在多种因素导致企业对并购支付方式的选择存在差异。企业在选择并购支付方式时需要综合考虑企业内部和外部因素。产业政策作为重要的外部政策因素,能够从金融、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企业相关支持。因此产业政策是否对企业的并购支付方式选择产生影响值得研究。企业的发展遵循一定的生命周期,因而从企业动态变化视角来研究产业政策对并购支付方式的影响,能够为产业政策的微观效应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为了探究上述问题,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基于“五年规划”相关产业政策,以2006-2015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发起的并购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探究产业政策对并购支付方式的影响,以及从企业的动态变化视角探究这一关系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差异,并进一步探究产业政策影响并购支付方式的作用机制。本文的研究结果发现,产业政策能够对企业并购支付方式产生显著影响,相对于不受产业政第支持的企业,受产业政策支持的企业在并购中更倾向于选择现金支付。并且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这一影响关系存在差异,其中受产业政策支持的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更倾向于采取现金支付方式。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产业政策对企业并购支付方式的影响主要通过信贷支持和税收优惠两种机制发挥作用。本文的结论为拓展企业并购支付方式选择在宏观方面的影响因素研究、丰富产业政策的微观企业并购行为研究提供有益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