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在经济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可谓是举世瞩目。然而,现阶段在供给侧结构性经济改革的过程中,政府面临的社会治理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尤其是在公共服务领域。同时伴随着覆盖全民的社保体系的建立,全民参保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社保公共服务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民众的服务需求,所以提升社保经办机构公共服务能力,提高经办效率,方便民众办事,让国家的每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就成为了当前迫切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会影响到社会的整体建设,而社保经办机构作为目前社会保障体系当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其职能不仅包括具体业务的办理,还有宏观政策的落实等。由此可见,社保经办机构所具有的公共服务功能将会直接决定社保体系的是否完善。但就目前来看,国内社保经办机构公共服务水平还难以达到理想效果,经办机构的各级组织都属于国家政府单位,这些组织的服务情况将会直接反映出目前国内政府服务水平的高低,因此提升社保经办机构的公共服务能力至关重要。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数量达7.1亿,网络的广泛普及为“互联网+政务”应用于社保机构公共服务的现代化建设中提供了可能。网络用户不断攀升,网络需求显著增加,这些都使得人们享有了更多的利益,而“互联网+政务”的地位虽然在逐步提高,但由于它依然处于初步探索的时期,人们对它的探索尚且不足,要真正实现深度融合还需要精准的技术和时间的沉淀。本文综合运用了网络治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无缝隙政府理论的有关思想,从社保经办机构和公共服务能力的概念入手,对社保经办机构公共服务能力展开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阐述目前推动社保经办机构公共服务能力的意义;并从“互联网+政务”的概念和意义入手,探究“互联网+政务”应用于社保机构公共服务能力中的可行性,再通过x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公共服务的现状,找出制约x市社保机构公共服务能力的问题所在,剖析原因;最后,以澳大利亚、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和北京、天津、无锡这三个地方社保经办机构的做法为借鉴,提出x市社保经办机构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的路径政策建议,并对社保机构公共服务能力提升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