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财务问题一直是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这一问题处理不好,直接影响“三农”问题的解决,同时也会对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但是,农村财务问题一直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在制度建设、设施配备、人员素质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并且由于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各方面的原因,村级财务始终走不出“边清边乱,前清后乱”的怪圈,成为农村长期以来的“老大难”问题,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和农村社会稳定,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的创新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在这种情势之下,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的产生也是应时之需。当然,它的出现并不是突然的,而是经过了二十多年探索和实践的产物。目前,对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做过理论研究的很少。本文介绍了我国农村财务管理模式由村财村管模式、农村会计委派制、农村会计代理制发展到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的历史沿革,并从制度变迁主体的角度简要分析了我国农村财务管理的发展历程,然后运用交易费用理论对各种农村财务管理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本文的重点是分析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包括宏观制度环境的制约、实施机制不完善、面对集体经济产权问题的无奈、经费来源及收费标准问题、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以及实际操作层面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本文从即明晰集体资产产权,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规范与推广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完善村级会计代理制配套制度体系建设,完善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的实施机制,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本文的创新之处,是提出了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的运行机制和从财务管理角度提出了规范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的措施。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遵循的基本原则、实施的必要性以及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实施的主要内容,并通过对山东省的案例对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的执行现状进行了分析。关于财务管理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视角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以其对完善这一制度有所裨益。